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如图是元朝纸币发行量统计图(单位:锭)。这一统计图反映了(     
A.政治统一推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B.货币形式呈现出铜钱与纸币并行
C.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政局联系密切D.民族矛盾的激化制约了经济发展
2 .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当时(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纸币的产生B.外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受到关注
C.走私活动成为钱荒的主要原因D.铜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货币
3 . 1945—1971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必须承诺将它们的汇率钉住美元不变,美国则将美元按固定比率与黄金挂钩;成员国只有在纠正国际收支的“基本失衡”并争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时,才可对钉住汇率进行调整。这些举措旨在(     
A.防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
C.维护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D.有步骤地恢复国际金本位制度
4 . 汉初,半两钱重且难用,民间可以私铸钱币,出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等问题。汉武帝时期多次进行币制改革,由中央和郡国均拥有钱币的铸造权到设置上林三官垄断货币的铸造权。据此可知(     
A.民间商业发展受到限制B.国家货币体系逐渐成熟
C.政府经济管控能力增强D.经济发展助推货币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据此可知(       
A.国民党滥发纸币导致金融混乱B.革命形势面临着重大挑战
C.我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统一发行货币具有紧迫性
6 .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7 . 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8 . 据统计,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此后多年,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这表明,明朝(     
A.吸取了元朝的教训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雕版印刷技术成熟D.货币政策存在弊端
9 .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有: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合法化;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由此可知,《牙买加协定》的通过(       
A.解决了全球性国际货币问题B.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D.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2023-12-16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政府大量印钞,对黄金的输出与输入予以限制,开始对纸币实行强制性的兑换率,中央银行不再负有兑换黄金的义务,停止金币自由流通和外汇自由买卖等。这反映出当时(       
A.金本位制趋于崩溃B.布雷顿森林体系弊端凸显
C.国际金融霸权易主D.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去效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