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49-2010年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段人民币汇率调整为人民解放军顺利进行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②段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人民币保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C.③段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期间,人民币间歇性调整汇率
D.④段反映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2 . 对如图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程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经济地位的下降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C.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D.美国实力的不断增强
2023-12-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3 .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②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已经建立
④美元仍然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元史·食货志》记载:“至正十一年(1351年),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元朝商品经济发展日益萎缩B.滥印纸钞引发社会信用制度的崩溃
C.元政府不具备现代货币意识D.游牧民族南下冲击了传统农业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有关明代白银使用的两则文献史料,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史料内容文献
史料一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行在卫所军官俸米,俱在南京支给,缘路远无力运回……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作军官月俸。”《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A.两则史料相互印证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
B.两则史料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C.两则史料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D.两则史料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表现
6 . 【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根据地发行的壹元信用券的反面。对该券解读正确的是(     
   
中间加盖红色篆字“鄂西农民银行”方印,下面是鄂西农民银行信用券条例(节选):
一、本行为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动赤区金融,发展工农商业特发行信用券。
……
左侧:“扫除封建势力,消灭军阀混战”
右侧:“武装保护苏联,打倒帝国主义”
原题缺失选项
A.在湘鄂西普遍使用代用货币B.反映革命根据地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C.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阶段性D.是中国共产党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探索
2023-08-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易错疑难集训
7 . 对下面两幅漫画的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崛起利于改变世界货币体系B.美元霸权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正式确立D.未来世界货币体系将美元排除在外
8 . 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被迫宣布,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同年12月中旬“十国集团”达成了协议:对各国货币汇率进行调整,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并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分裂B.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D.奠定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9 . 如表是战国时期部分铜币重量统计表,对如表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战国前期战国后期
平首布12—17克约10克
刀币(赵国流通)约12克10—12克
圜钱(三普地区流通)14.8—18.5克约10克
圜钱(秦国流通)10—15克约10克
A.冶金工艺进步使铸币更为精巧B.商贸发展导致了金属货币短缺
C.货币因区域流通的增强而趋近D.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货币发行
10 .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丝织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B.称赞货币的诞生是伟大的事
C.铸铜为钱是智慧的产物D.称赞货币的统一是伟大的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