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2022-07-14更新 | 5240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之一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城市政治功能加强D.市场监管不复存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末年,虽已确立银本位制,但货币铸造权掌于各省督抚,货币重量、成色均存歧异和混乱。19071911年,亲贵集团核心载泽担任度支部尚书,在币制改革上做出巨大努力。几经争论之后,载泽从方便商民和国际通行的角度出发,最终规定“一元银币库平七钱二分”,单位银元的重量得以确立。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颁令于武昌、成都、云南、广州四处设分厂,天津设总厂管辖,将中央统一铸造银元以章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将各省铸币厂一律裁并。载泽把铜元定位为银本位下的一种辅币,统一由中央发行,从而终结了省际间铜元的抵制问题。此外,又规定了铜元的种类及与主币的比价。面对市面上虽存在各种纸币,却终非全国通行纸币且弊端丛生的局面,载泽采取了限制和禁止官商行号发行、确立大清银行纸币发行权两项措施予以解决。

——摘编自陈一容、杨猛《载泽与清末币制改革刍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币制改革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