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4次组卷 | 15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0)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到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布帛在交换中作用日益重要。曹魏建立后,则“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时虽铸五铢钱并大力推行,但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东晋南朝币制混乱,币质不佳,钱币与谷帛并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使用状况
A.说明人口流动不断加快B.反映君主专制日渐衰弱
C.表明中央集权亟待加强D.根源是生产力愈发倒退
2022-03-06更新 | 13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六)历史试题
3 . 公元1023年,北宋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开始正式发行官方交子。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每界到期时,用新发行的交子替换旧发行的交子。每界交子发行以1256340缗为限。这一发行方法有利于
A.健全金融信用体系B.稳定国家金融秩序
C.推动长途贸易发展D.缓解政府财政困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年铸有“洪武通宝”钱。1375年明朝发行大明宝钞作为法定货币,大明宝钞分六种面额:1贯、500文、400文、300文、200文、100文。大明宝钞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高30厘米、宽20厘米。当时纸币质量较差,用不了多长时间有的就烂了,且明朝的纸币只发行,不回收,这使得流通的纸币种类越来越多,泛滥成灾,最后被弃而不用。1567年,隆庆皇帝即位后开放了海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显著的一点是,世界上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根据历史学者的估算,在1540年至1644年的100余年间,平均每年约有75吨白银从日本流入中国,总计有7500吨左右。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货币制度极为混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命。第一,放弃银本位。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只能使用法币,不能使用银币。这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第二,发行货币趋于集中统一。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钞票限期兑换中央银行钞票。这种发行集中、货币统一的趋向是符合各国货币发展规律的。但是,国民政府后来利用发行权的集中,加强金融垄断,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搜刮民财。第三,白银收归国有,实行“汇兑本位”制。第四,效法英美,采取货币贬值的办法,增加货币流通量,使物价回升,刺激工商业的发展。到19376月底,物价的普遍回升刺激农工商各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

——摘编自《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中的外汇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货币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时期推行法币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货币文化与经济影响。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货币等级与海外流布情况。

朝代货币等级外流货币种类流通范围
战国普通货币一化币、明刀、明化币、布币朝鲜半岛、日本南部
秦汉杰出货币半两、五铢、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越南、蒙古、日本
高贵货币开元通宝、乾元通宝、五代十国钱高句丽、新罗、百济、琉球、日本等国
顶级货币开元通宝、乾元通宝、宋钱(92%)远东、东南亚、西亚、埃及、东非及地中海东岸五十余个国家
杰出货币铜钱、纸币元帝国统治疆域范围内及周边
被渗透货币明朝所铸铜钱少,流通中多为前朝旧币;白银大量流入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被渗透货币与明朝类似,白银流入,地位提升

——摘编自张亚光、王倩倩(中国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丝绸之路的启示}

注:美国经济学家科恩(Cohen)把货币间竞争的非对称性和不同的权威关系描述为“货币金字塔”。他把国际货币分为7个等级:顶级货币、高贵货币杰出货币、普通货币、被渗透货币、准货币、伪货币。

材料二   在中原王朝统治强盛时期,货币外流的数量和范围要远大于战乱分裂时期。两宋时期虽然政治上受少数民族政权的压制,但商品货币经济发达,铸币量大,铸造质量高,宋钱在东亚地区甚至取代当地货币成为流通的主货币。元朝由于当时版图辽阔,海路丝绸之路畅通,纸币流通范围很广,有些国家甚至仿造自己的纸币。而中国铜钱形制统一,币值较为稳定,因此能在海外长期流通且深受欢迎,有些国家为获得更多中国货币,千方百计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扩大贸易,甚至部分国家为满足国内贸易的货币需求,将中国钱币当作商品,大量运往东亚。唐宋时期因铜钱大量外流引起钱荒,朝廷多次颁布法令禁钱外流。

——摘编自李宝庆、梁思远《中国古代货币流出海外情况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海外流布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外流的原因及影响。
2022-05-24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历史试题
6 . 【货币体系与金融秩序】

材料一197181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突然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之后世界逐步从固定汇率进入了浮动汇率的全新时代,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世界银行也在,但(金融)世界已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即使经历了1999年欧元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美元也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货币。这一点从美元纸币的海外流通性上可见一斑。

——摘编自赵柯《布雷顿森林体系75周年,该纪念什么》

材料二亚洲地区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缺口产生了对低成本公益性资金的巨大需求,亚投行就是为满足这一现实需求而诞生的。然而,对亚投行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美国担心亚投行将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而日本一方面出于美日同盟的考虑和美国的压力而选边站,另一方面担心亚投行对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构成挑战。有人质疑没有发起重要国际组织经验的中国,能否管理好国际金融机构,也有人担心这一机构是否会成为中国实施国家战略而由中国操控的机构。但五年来,亚投行一直在努力以行动和事实回应这些质疑,证明自己是国际金融治理的贡献者,是具有良好治理和专业能力的国际金融机构。

——摘编自欧明刚《亚投行五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元地位的演变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投行”成立的原因及影响。
7 . 西汉货币制度的演变

材料 公元前186年,汉政府初次实行自己铸钱,同时明令禁止民间私铸。公元前175年,政府再次允许私铸,但附加一些限制。文帝和景帝时期,吴王刘鼻以铸铜和铸钱的方法来增大他已有的可观的财富。在公元前144年间,政府再次专控铸钱,私铸成为处死的大罪。在整个这一时期,伪钱大量增加,普遍的作法是取钱的边缘制造假钱。公元前120年,政府废止四铢钱改用三铢钱,并刻上实际重量而不用虚假的半两字样,假半两钱不再使用。就在同时,又创制了一些新的高面值货币,一种是钞票,是用白鹿皮作的,用来征集岁入,其它三种是银锡合铸。一年以后,又废止三铢钱改用五铢钱,重量也和面值相符,这是中国的标准铜钱,沿用到唐初。汉代铸钱,起初由中央政府和郡同铸,使钱的周边隆起以防止取铜。不幸的是各郡铸的五铢钱质量不好而且分量轻,伪造五铢钱和银币的事连续发生。由于以上情况,公元前113年,由隶属于水衡都尉的上林三官专管铸币,水衡都尉和少府共同负责皇帝宫廷的财政。这样,铸钱和以此获利成为朝廷的独有特权。铸币制度从公元前113年到前汉末,一直保持稳定。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币制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的币制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