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由此可知,白银成为货币主要源于(     
A.政府的干预B.新型生产关系出现C.宝钞的缺陷D.商品经济成为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1959年,美国黄金储备为195亿美元,对外流动负债为194亿美元,两者大体相当;而到1967年年底,美国黄金储备下降到121亿美元,对外流动负债增加到331亿美元,约为黄金储备的3倍。这一情况的发展
A.造成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B.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C.严重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导致了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混乱
3 . 【古代东西方的货币】

小徐同学参加了以“东西方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如下史料:

◆西方货币文化植根于地中海地区,币材多用金、银等贵金属,以适应大宗对外贸易需要;钱币图饰多为人物头像或动物图案,铭文多记国王名字、神像和宗教颂词;形制为圆形无孔,可减少流通中的磨损。

一摘编自王永生《货币文化交流史话》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于天然海贝,商代中晚期就开始铸造铜币,秦统一后,用“半两”钱替代了六国货币。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态多是由古代农具演变而来,币材多用铜、铁等贱金属;技术上采用范铸或翻砂浇铸制成,圆形方孔,铭文多记币值、年号、地点等。影响覆盖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王永生《钱币史话》

◆“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

——摘编自宋濂《元史·食货志》


阅读上述史料,以“古代货币”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2-02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以来货币政策演化表,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洪武年间
时间主要内容
洪武八年三月造大明宝钞,钱、钞兼行,禁民间金银物货交易
洪武九年五月革罢各布政司宝泉局,停铸钱
洪武十年五月命各布政使司复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造10文—50文小钞,以便民用
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工部请求不要停罢铸钱,仍收废铜铸钱以便民用,获准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令全面禁用铜钱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纸币出现B.政府货币政策兼具主导性和灵活性
C.钱钞取代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D.政府货币政策反复无常不顾及民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后期,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国际间货币结算频繁复杂
C.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英国经济占世界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据此判断,令福勒得意的原因是
A.联合国被美国控制B.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双挂钩一固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货币推动着经济发展,又影响政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 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 4 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 1 罗马磅, 其余铜钱则为 1 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 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 2 个达拉克姆。公元前 269 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 10 个铜币。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 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 1935 年11 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 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规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 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地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且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 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 年,法币发行总额不过 14 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 5 千亿 元;到 1947 年 4 月,发行额又增至 16 万亿元以上;1948 年,法币发行额竟达 660 万亿元以上,等于 1937 年的 47 万倍,物价上涨了 3492 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货币演变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2-01-1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欧金融史》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这些国家这样做(       
A.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B.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要求
C.是消除国际贸易隔阂的需要D.旨在打破美元中心货币体系
2024-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钱局开制银元样币(下图)。该样币正面除“光绪元宝”四字楷书外,还有满文和英文,背面为蟠龙图纹,俗称“龙洋”。此后各省纷纷开设钱局制造“龙洋”。这说明“龙洋”(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光边”加厚试铸样币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受到西方的影响
C.专用于赔款支付D.价值波动幅度大
2023-01-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