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宋初铁钱仅行于川蜀区域,后流通范围扩大至陕西河东之地。终宋之世,铁钱之势力,恒与铜钱相并。宋时铁钱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A.抑制通货膨胀B.促进对外贸易C.推动经济发展D.减轻岁币负担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战国时期部分铜币重量统计表,对如表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战国前期战国后期
平首布12—17克约10克
刀币(赵国流通)约12克10—12克
圜钱(三普地区流通)14.8—18.5克约10克
圜钱(秦国流通)10—15克约10克
A.冶金工艺进步使铸币更为精巧B.商贸发展导致了金属货币短缺
C.货币因区域流通的增强而趋近D.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货币发行
3 . 表为明清之际东南地区每1000枚铜钱可兑换白银的币值变化表。
年份白银(公斤)
16380.03375+
16400.01875+
16430.012375
16460.0063
据此可推知(       
A.当地民众赋税负担减轻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冲击
C.白银泛滥引发通货膨胀D.实施一条鞭法势在必行
2024-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秦朝建立后,铸“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为了保证货币重量的统一,杜绝私铸,当时的秦王朝铸造了为数不多的“重四两”的秦权钱(见下图),以检验“半两钱”的分量。这种权钱(       

①规范全国钱币的铸造   ②加强秦朝的中央集权   ③奠定古代货币的形制   ④成为全国流通的货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4-02-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纸币之所以发展,是民间抵御政府不当政策的结果。宋朝政府规定四川是铁钱区,在这个区域内没有铜钱流通,只有笨重廉价的铁钱。除了四川之外,陕西则属于铜钱和铁钱混合使用区域,而剩余的地方才是铜钱使用区域。在四川,由于铁钱的价值太低,有商号发明了不记名的交子。人们可以把铁钱拿来存在商号,由商号开给交子作为存款证明。人们可以用交子做交易,不管谁持交子到商号,都可以按照票额领取铁钱。交子最初的发行是在民间,随后由于有的发行交子的商号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引起了信用纠纷,政府开始限制民间发行,并最终改为政府发行。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实行分两步。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171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或“丁随地起”,具体办法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国家赋役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王人骏曲伟时《清朝“雉丁人亩”制度探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最早产生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王莽自居摄政到篡位称帝不足20年,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其中第二次改币制谓之“宝货”,包括五物六名28品,极为复杂,人们不乐于使用。王莽虽以重刑逼迫人们使用,但民间私自以五铢钱行使,王莽不得已再改币制。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五铢钱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B.东汉末年社会各阶层矛盾尖锐
C.币制改革要和社会经济相适应D.当时世人思想保守排斥新事物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41年,新四军成立江淮银行。其主要职能:一是办理农业贷款;二是向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三是商业贷款,鼓励商人到敌占区城市采购生产、生活资料。江淮银行的成立是为了(     
A.应对法币贬值B.巩固抗日根据地
C.维护统一战线D.促进金融业发展
2024-02-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内容

1853~1861

政府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银票“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钱票“大清宝钞”。在发行银票的同时也铸造了以一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的铜制大钱和以一当一、当五、当十的铁钱。

1912~1927

民国政府在19142月颁布《国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从法律层面确定了中国使用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规定以一元银币为本位币主币,条例同时对国币的最后支付手段和无限法偿资格进行了确证,将新铸造银元规定为国内贸易活动的最终交易手段。



1927~1937

193333日立法院通过《银本位铸造条例》。不仅在法律上对银两的流通给予禁止而且对日常收付和交易的流通中银两的使用也进行了彻底的废止。自此,全国性的废两改元正式开始推进。

财政部在1935113日发布《施行法币布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居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

——摘编自刘斌《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个时期货币改革的时代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货币改革的主要因素及货币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4-02-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天津解放之时,军管会规定:“凡持有金圆券10万元以上者,准持其向海关或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携运出境换回物资;只有经特准的不能自行携出的商民和持有500元以下的工人农民学生教职员贫苦市民才可以兑换。”上述规定(       
A.解决了国统区金圆券通货膨胀的现象B.扭转全国金融体系的混乱局面
C.提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资金支持D.保证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
2024-0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33年美国宣布“白银国有令”导致国际银价暴涨,加之日本在华北进行侵略活动,大肆走私白银出口,导致中国的货币白银迅速外流。对此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发行银圆券B.进行法币改革
C.铸造银元D.宣告关税自主
2024-0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选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