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1980年4月开始,中国实行外汇兑换券制度,即外国游客和华侨在华消费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外国货币,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再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饭店等指定地点消费。这一政策的推行(     
A.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B.说明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健全和规范
C.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外汇资金D.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 .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流通法币。皖南事变发生后,边区决定发行“陕甘宁边区币”,强调“务须用政府法令,保证边区内部完全行使边币,不准行使法币。边区银行的纸币,是用政府的法令保证其行使,边区内一切交易价格,均须以边币为标准,社会上一切支付手续,均须以边币为工具,否则,即系违法之举”。边币的发行旨在(     
A.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保障抗日战争的物质需求
C.提高边区人民生活水平D.建立自主的边区经济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这次改革使中国结束了沿用多年的银本位制度,建立了以纸币为主的新型货币体系,促进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中国金融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开启了中国货币发行制度化的道路,同时也是中国与英、美、日等国际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B.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
C.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
D.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人民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金朝在其统治区域内发行了纸币,名为交钞。金章宗时,还铸造了流通了我国最早的银币,由此形成了纸币、银币与铜钱、铁钱并行流通的货币制度。这体现了(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C.活字印刷运用广泛D.货币流通极其混乱
6 . 下图所示为宋代“对钱”。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双配对。“对钱”的铸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
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2023-06-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进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

进程

1750

普鲁士建立帝国泰勒体系,规定14枚帝国泰勒含1科隆马克银

1753

南德巴伐利亚与奥地利建立协定泰勒体系,规定10枚协定泰勒含1科隆标准银,协定泰勒标准广泛用于德意志中南部萨克森等地区

1826

北德关税同盟建立,成员国先后引入了普鲁士帝国泰勒标准,这是德国走向统一的前奏

1857

维也纳协定建立联合泰勒体系,规定30枚联合泰勒重1磅(500克),联合泰勒取代了普鲁士帝国泰勒、协定泰勒,德国泰勒完成统一

1873

马克成为全德国航一的货币,泰勒进入过渡期,逐步被取代

1876

马克成为德国境内唯一法定货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货币,军阀混战和地方银行滥发货币现象日趋严重。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规定银币的铸造权属中央造币厂,其他各厂局不得铸造。1933年到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并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规定国家统一管理白银,工商业及公私往来都必须使用法币,个人持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国民政府确立了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中国经济和英国、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与国家统一进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货币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3-06-0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扬中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民间多有“销钱为器”的现象,将铜钱熔化铸成器皿谋利,“市井逐利者,销钱一缗可为数器,雠利三、四倍,率以为常。”还有许多人将铜钱作为实物资产来贮藏。这一现象(     
A.促进了冶铸技术的提高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刺激了纸币交子的产生D.冲击了政府的专卖制度
9 . 中国古代白银作为一种稀缺之物,一直以来都是在皇庭贵族间辗转收藏。中晚唐之前,中国历代均未将白银定义为一种流通货币。但及至明朝中叶,白银却成为了商贸支付的硬通货。这最能说明明朝中叶(     
A.白银开采技术明显提高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削弱
C.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D.长途贩运推动了白银流通
2023-03-27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由于明代铸钱规模较小,宝钞与当时东亚其他地区的通货格格不入,因此铜钱和纸币均难以作为国际结算的媒介,历史就给予了白银摆脱补充货币地位的重大机遇。这说明当时(     
A.货币结构的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B.白银开始发挥了价值尺度的作用
C.中国商品积极融入世界市场体系D.政府滥发宝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