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人控制了全球黄金市场。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当时的英国是国际资本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国,直到1914年,它还占全部资本输出份额的43%,40%以上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信用是英镑全球化的基础,英镑等同于黄金却又优于黄金,英镑可以生息,而黄金却不可以。各国同英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都需要先通过英国筹措资金。在英镑霸权下,英国通过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进一步壮大了经济实力。

——摘编自谢普《伦敦迷雾:英国财富世界之旅》

材料二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实施细则》,开展直接应用人民币实现跨境贸易的结算。历经数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重点主要在股票和债券投资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等领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约合2176.7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1.96%,位列第五位。

——摘编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镑霸权地位建立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镑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人征服了吕宋(今菲律宾),西班牙控制的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到吕宋的白银航线开始建立,这条航线后来与中国福建泉州之间相连,成为著名的白银航线,将欧洲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紧密地联系起来。1567年,中国放开了“海禁”和“银禁”,选择以海外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单位用以补充国库,开启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但并未建立银本位制。明朝海外白银的供应起初主要来自日本兵库县,后来才以经白银航线到来的美洲白银为主。但是从16世纪晚期开始,明朝失去了来自日本的白银供应;1624年随着荷兰人占据中国台湾岛,蜂拥而至的欧洲列强开始瓦解西班牙的白银航线;1630年以后南美洲白银产量减少,白银航线几近中断。这一连串的国际环境变化导致明朝后期白银短缺,陷入财政资源极度不足的境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核心目的是限制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肆意妄为的权力。这使英国拥有了强大的公债信誉,成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根源。

自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抢掠到很多黄金之后,英国人开始迷恋上了黄金,他们纷纷将市面上流通的银币运送到欧洲大陆换取黄金,从而导致英国国内流动性紧缩,交易货币奇缺。1717年,议会批准了“降低制造金币的成本和价格,鼓励白银出口和黄金流入”的法令,导致黄金价格下降,为后来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后,建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承担了全球金银汇兑和贸易结算的重要职责,伦敦金融市场成为全球资本的交易中心,英国开始依靠伦敦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强势崛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晓《货币翻弄的世界:元朝以后的中国和1500年以来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朝相比,英国“光荣革命”后货币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