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已有298处出土了中国的铜钱。从唐到明共553000余枚,其中北宋的钱币占82.4%01899年在越南河内发现的况赛场宝藏两个陶罐中,北宋钱币就有20618余枚,占此次发现中国钱币的89%以上。宋钱在印度尼西亚亦有很多出土。另外.1959年以来,东非发现中国钱币中能鉴定出年代的约有91%是宋钱。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出现了“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的现象。而中国商人亦经常用铜钱换取外国商品。1315世纪的东南亚及以西各国多以金银为主币,然而却采用中国铜钱为辅币,其中不少国家和地区将中国铜钱作为财富贮藏。

——摘编自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的货币币种,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摘编自罗伯特·特里芬《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币国际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
2022-04-0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图


材料二   1935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集中钞票发行权。

(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

(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

(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编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991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元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元诞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