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时间标志
战国赵、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蚁鼻钱等
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入篮”


注:SDR,亦称“纸黄金”,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可用于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2016101日之前,SDR货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人民币成功“入篮”的背景及其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这个制度终结了各国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各国币值仅取决于其含金量,因而十分稳定。而国际汇率的波动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国际贸易额增加了三倍。其中,90%的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各国80%以上的外汇储备是英镑。

材料二   受制于自然条件,黄金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币值的长期稳定,实际上等同于物价的下降。一旦一国黄金大量外流,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加剧生产过剩。而各国政府在货币政策受限的情况下,只能靠提高关税或殖民扩张来缓解压力。在一战和大萧条的冲突下,金本位制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日渐削弱的英国也无力维系英镑的国际地位。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瓦解。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际金本位制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世界货币体系变化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五、十六世纪明代的币制改革恰逢欧洲地理大发现,加上冶炼技术的进步,世界白银产量直线上升。暴富的欧洲上流社会阶层对东方奢侈品的需要,与明代城市商业对白银的渴求一拍即合。此时的明朝就像一个黑洞一样,源源不断地从美洲、欧洲和日本吸收白银。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都积极拓展远东贸易,菲律宾马尼拉作为新大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中心,常居的中国人一度达到几十万。西班牙船队满载南美的白银而来,换取华商的丝织品与瓷器,再将其贩卖至美洲与欧洲。

——摘自尹敏志《欧亚舞台上的中国》

材料二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会导致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悖论称为“特里芬难题”。其揭示了美元自我膨胀与贬值宿命的内在矛盾。

——摘自卢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此时的明朝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吸收白银”的外在因素。结合所学,指出明朝赋役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特里芬难题”的实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哪一经济政策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结合所学,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法体系不断经历着艰难嬗变和逐步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通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等

材料三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阐述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从形式上看,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镑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他们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

——摘编自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

材料二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霸权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终结。尽管此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美元仍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元霸权仍是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美元霸权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美元霸权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却给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其他国家共同承担了美国调整经济失衡之成本、美元霸权主导下的“中心——外围”架构与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美联储率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曹巍魏《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经济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汉武帝时期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制度。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使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并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摘编自王学亮《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现状及其国际化展望》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当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度进行交易,随着英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1821年,英国以法律的形式在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各国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乐观预期,在国际结算及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愿意使用轻便的英镑进行结算,英镑逐渐变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工业产量逐渐被美国超过,一战后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更导致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旁落,英镑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最后在1931年,英镑贬值,英格兰银行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度,宣告了英镑的世界中心货币地位终结。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基于几次难得的历史机遇。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目前,尽管人民币已经逐渐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使用,但是从衡量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来看,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摘编自曹璐琦戴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英镑国际化和美元国际化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23-08-25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纺纱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英国完成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与黄金固定挂钩的英国本位币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清算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黄金和英镑均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货币(外汇形式)。

——摘编自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黄金铸币流通基础遭到破坏,战前的金币本位制难以恢复。此时,各国都对金本位制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创新!创立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实质上这两种本位制都是不完整的金本位制。两种本位制下,国家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含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进入20世纪20年代,这两种本位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由于黄金兑换的限制,国家对于国内黄金的“保护”,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极大阻碍.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货币当局来说-金本位制有着固有的缺陷,金本位制要求货币与黄金挂钩,对货币发行量有严格的限制。大多数国家对黄金与行货币比例设有法定最低值,或其他类似限制,故而央行难以实行货币政策以调控经济。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金本位制难以维系,至此,金本位制瓦解。

——摘编自周双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18世纪60年代到一战前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金本位制的演变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率先在美洲开发出规模较大的银矿,为了攫取更多财富,西班牙于16世纪下半期占领菲律宾并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同时邻近的中国的手工业品却物美价廉,可以通过转卖美洲来获取巨利,于是菲律宾殖民当局开始大力从事对华转口贸易,又因殖民当局对华人商旅、货物采取保护和优待措施,这促使中国商人纷纷移垦经商,这样一来,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前期由于铜钱分量重,原料价格高,又不便携带;宝钞由于不能兑现且无限量发行,导致其丧失合法地位,使得民间白银买卖迅速发展。明政府不断进行徭役折银征收的改革,至嘉靖时期,盐、茶课已基本折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作为通行的赋役制度推行全国,标志着国家正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直到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才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

——摘编自黄达《金融学》

材料二   1816年,英国通过法案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导致全球长期而持续的白银贬值,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在金本位制度下,银行的发行额要受到自己本身黄金储备的限制,很少出现纸币发行过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保证了英镑的相对稳定。汇率的稳定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方便了英国对外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由于在金本位体制下黄金自由进出口,因此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英格兰银行就会输出黄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抑制国内物价的继续.上扬。但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摘编自陈梁《论近代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后实行金本位制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
10 . 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材料一   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使中国摆脱了1934年到193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的币制,也起到了对抗日伪货币的作用

——2012年潘连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材料二   法币的诞生,有其进步意义,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当时各个军阀各个省都搞了一套自己的货币,那是非常混乱的,它(法币)毕竟还是统一了中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12年叶永烈作家

材料三   法币的严重膨胀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掠夺下,农业工业生产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迅速衰落,使货币制度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根本动摇……第二由于贪污浪费及反民主反人民反共的罪恶战争,使其财政亏空日益巨大……第三由于生产衰落,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放任美货倾销侵占中国市场,以致对外贸易的入超日益增加……第四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不但不来平稳物价,而且推波助澜,带头投机囤积,以便从混乱中猎取巨额利润

——19493月薛暮桥《从“法币”到“金圆券”》

材料四   蒋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产物,它是国民党反动派掠夺人民的重要工具,所以它必然会跟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而崩溃。解放区新货币则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产物,它保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且系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之一重要保证,所以它必然会跟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日益巩固

——19493月薛暮桥《解放区人民的新货币》

材料五   改革与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是如此剧烈,今天中国的境况,……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创造出全球排名第二的GDP,成为出口规模世界第一进口规模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人民币就像一面镜子,它明亮地照着中国的进步……人民币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话题,它……涉及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正在朝着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自由化大步迈进的人民币,将会带给中国一场重大的变革当变革完成,一个被国民所信任被世界所尊重的国家将傲然挺立,最终造福的会是13亿中国人民

——2012年第一财经《人民币》


(1)根据以上五则材料,分别概括两种货币不同的命运,将下列观点填写完整?
法币,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到而被取消。人民币,代表着的胜利到走向国际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分别概括选择两种货币发行的积极意义?(填写字母)
A.全国解放,新中国的成立B.摆脱世界经济危机
C.有利于抗日战争D.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E.统一货币
货币积极意义
法币
人民币

(3)根据材料三、材料五,概括导致两种货币不同命运的原因?
2022-03-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