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
A.建立国际金融组织B.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C.建立国际货币组织D.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019-12-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次大萧条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崩溃,这也深刻反映出世界贸易的联系紧密以及相互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严重。经济崩溃的后果,尤其是各个国家对此做出的反应,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大萧条所具有的国际化特征,是所有国家试图消除大萧条带来的影响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为它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仅凭一个国家的政策不可能完全恢复经济繁荣”。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材料中的“大萧条”所指何事?各国又有哪些不同的反应?
(2)从“世界贸易的联系紧密”角度,分析大萧条“国际化”特征产生的原因。
(3)“大萧条”暴露出世界贸易“国际化”的哪些问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所有国家”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019-09-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影视材料中的历史”时发现,电视剧《潜伏》中多次出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将领抢购黄金和美金的情节。当时美金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影响
C.《联合国家宪章》的要求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刺激
4 . 如下图所示,二战前后国际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这一变化认识不准确的是:

A.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
B.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C.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D.世界贸易从此进入了平等合作的轨道
2019-09-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在此,赋予“我们这个特权”指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京都议定书》
2019-08-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制度保障主要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世界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半球化转向全球化
7 .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体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019-01-30更新 | 276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浙江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
2019-01-30更新 | 2418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广东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曾设局铸钱。至洪武七年,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大明宝钞,以千文准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然终于不能维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钞。其时增设新税,或加重旧税的税额,专收钞而焚之。钞法即平之后,有些新税取消,税额复旧,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钞关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末叶西式银元开始流入,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以其面值流通市面。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致,使用简便,且铸工精细,易于辨识与分合、携带或转移。这些正是银两的缺失。制钱则太琐细,一串千文,劣币、伪币夹杂其中,数目亦不等,结算费时费事,对渐趋频繁的交易已难因应,而纸钞又无全国性公正可靠的发行机构。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迅速扩散流通……
洋钱的含银量只有9成,中国人却习惯用十足的白(纹)银换取外国贸易银,吃亏难免。由于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增强,外商来华增多,外国银元也随之大量涌入,在沿海沿江港铺逐渐成为流通货币。外国银元既受欢迎,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遂使外国银元超过铸银价格,于是就有外商用外国银元收购中国纹银,运出国外贩卖图利。
自19世纪下半叶。国内多民变,云南回变使该省铜产量锐减;而太平军与捻军又扰乱铜矿运销,使铜价飞涨,许多铸钱局因缺铜矿而减产或停铸,制钱可缺,即所谓“铜贵钱荒”。当朝野苦无对策解救钱荒时,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于1887年奏准购置机器试铸银元……其时列强都已改采金本位,国际银价大幅下跌,白银既丰且廉,过去饱受缺银之苦的各省,也开始大量铸造银元,结果造成银币取代纹银的现象。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银币通行的原因以及影响。
10 . 在20世纪后半期,诸多历史事件推动了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演变,除了
A.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B.美国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C.西欧走上一体化的道路
D.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2018-01-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试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