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A.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为主要标志B.与世界贸易和生产力水平正相关
C.始终伴随着殖民扩张与原始积累D.呈现出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
2022-08-03更新 | 82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870--1914 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 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


依据材料中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债务清算不再使用黄金,由此牙买加体系确立。《牙买加协议》签订之后,有的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需要,调节汇率与国际收支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但马克、日元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各成员国有了更多选择,储备量也明显增加。

材料二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牙买加体系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各国在汇率方面各行其是,以致汇率变动剧烈,1994年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和欧盟占有46%的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只占有39%。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需要,而不考虑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常受美元汇率波动之苦。国际游资几乎不受金融机构监管,四处投机,冲击了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飞《牙买加体系缺陷及其改革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并对其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眸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个阶段。

时间阶段概况
1870- 1914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
1915- 1945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29-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国际货币体系也同时崩溃.
1945- 1975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以黄金--美元--其它国家货币双挂钩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实质上使美国几乎独占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制订权和修改权。
1975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缺乏有效的大国货币关系协调机制背景下的全球浮动汇率制,但美元仍是整个国际金融领域未公开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
80年代中后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易控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达成了推动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贬值的协议。在此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由1美元兑250日元下跌到兑200日元。美元的贬值(     
A.有利于重塑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B.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正走向崩溃
C.巩固了日本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D.是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2024-02-03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