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债务清算不再使用黄金,由此牙买加体系确立。《牙买加协议》签订之后,有的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需要,调节汇率与国际收支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但马克、日元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各成员国有了更多选择,储备量也明显增加。

材料二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牙买加体系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各国在汇率方面各行其是,以致汇率变动剧烈,1994年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和欧盟占有46%的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只占有39%。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需要,而不考虑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常受美元汇率波动之苦。国际游资几乎不受金融机构监管,四处投机,冲击了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飞《牙买加体系缺陷及其改革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并对其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和东南亚山水相连,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国钱币流向东南亚就体现了地缘关系的一种延伸。东南亚历史上的国家政权多不具备独立铸行钱币的政治条件,而中国虽历经王朝更替,但中央朝廷基本都掌控着货币的铸行权。东南亚和中国都接受“天圆地方”思想和货币文化。中国从秦汉之际就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货币制度:钱币的重量有严格控制;使用同一币材——铜料作为币材;从“五铢钱”起,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形制和重量变化不大。这些钱币进入东南亚各国的国库并被贮藏起来,成为国家财富储备,元代时宝钞还具备国际支付(结算)的职能。

——摘编自杨小平、孙中文《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区域化的历史进程——历史与展望》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政府通过银行业务、财政征收、贸易回笼等方式,陆续收回了关内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华北、西北、华东和中南大部分地区的货币已经统一为人民币,这为新中国的货币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城市,为了有效制止金融投机,使人民币尽快驱逐金银,占领市场,稳定物价,人民政府采取了禁止金银流通和低价兑换的冻结政策,并组织行政力量严厉缉查金银投机活动。在农村,则采用税收、农贷、城乡物资人民币交换等经济手段,1951年人民币终于深入农村:因要照顾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心理和习惯,暂准使用银元。1962年,中国大陆的货币统一终于实现。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材料三   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原始驱动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元流动性紧缺、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央行希望通过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获得流动性资金支持、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制度框架和基础设施一直在不断完善。2016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以国际储备货币的身份进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得到极大提升,储备货币地位得以确认。

——摘编自李国辉《人民币国际化:与改革开放相伴而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区域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货币统一过程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因。
3 . 货币是反映经济状况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交子。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交子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材料二   到了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的年均产量达到了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按照这样的速度,10年内的黄金产量相当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1848年整个356年间的所有黄金产量。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扬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一点和16世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美)伯恩斯坦《黄金简史》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具有“铸造货币,调议其价值,厘定外币价值以及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权力,“各州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货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1792年《铸币法》规定1美元=371.25格令纯银,与在当地流通的西班牙银元同重。……二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

——摘自张兴胜《美元的历史与“道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概括宋代交子在蜀地得以流通的原因,并指出货币使商业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16世纪的欧洲会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分析19世纪后半期此种现象基本没在欧美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宪法条款体现了美国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名称及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一国占世界资本输出总量的近一半,远远超过了占第二位的法国。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从贸易收支角度来看,英国从海外投资地获得的利益,或者从海运以及劳埃德公司等有名的大型保险公司等得到的收入,使得财政出现大幅盈余。世界资本主义体制虽然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英镑持续维持着世界经济基础货币地位的事实中就有着这样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目前来看,美元国际地位下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可能成为国际外汇储备的重要币种。中国要加快自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和开放,减少收入差距,解决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引起的经济矛盾,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编自曲双石、谭琦《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评价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3-01-12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人征服了吕宋(今菲律宾),西班牙控制的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到吕宋的白银航线开始建立,这条航线后来与中国福建泉州之间相连,成为著名的白银航线,将欧洲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紧密地联系起来。1567年,中国放开了“海禁”和“银禁”,选择以海外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单位用以补充国库,开启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但并未建立银本位制。明朝海外白银的供应起初主要来自日本兵库县,后来才以经白银航线到来的美洲白银为主。但是从16世纪晚期开始,明朝失去了来自日本的白银供应;1624年随着荷兰人占据中国台湾岛,蜂拥而至的欧洲列强开始瓦解西班牙的白银航线;1630年以后南美洲白银产量减少,白银航线几近中断。这一连串的国际环境变化导致明朝后期白银短缺,陷入财政资源极度不足的境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核心目的是限制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肆意妄为的权力。这使英国拥有了强大的公债信誉,成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根源。

自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抢掠到很多黄金之后,英国人开始迷恋上了黄金,他们纷纷将市面上流通的银币运送到欧洲大陆换取黄金,从而导致英国国内流动性紧缩,交易货币奇缺。1717年,议会批准了“降低制造金币的成本和价格,鼓励白银出口和黄金流入”的法令,导致黄金价格下降,为后来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后,建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承担了全球金银汇兑和贸易结算的重要职责,伦敦金融市场成为全球资本的交易中心,英国开始依靠伦敦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强势崛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晓《货币翻弄的世界:元朝以后的中国和1500年以来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朝相比,英国“光荣革命”后货币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晴雨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白银的货币化与货币的白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以后,白银的价值尺度功能开始强化。明代建立后,政府发行“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正统一成化年间(1436-1487年),白银逐步取代官方的纸币和铜钱,成为民间市场交易的主要媒介。

——张翼《1550-1830年中国白银流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变化过程,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金融界诸多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美元现在出现严重困难,这个困难主要表现为新的特里芬难题出现,即为美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比重在持续上升,美元作为一个锚货币开始漂移了,那么就进入一个寻锚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其他货币,至少作为锚之一来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是最有希望的货币之一。

——《全球金融一体化增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的影响,列举人民币作为“最有希望的货币之一”,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提升的表现。

材料三电子商务风靡全球,表现在金融上,就是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销售和网上外汇买卖等为标志的数字金融业的兴起。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为了在全球竞争中取得规模优势,不断进行购并和重组,形成跨国大型金融集团之趋势日益明显,合并后花旗集团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金融业务于一身,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这种合并无疑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

——摘编自来绵茂《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揭示现今的国际金融存在的风险。
7 . 【古代东西方的货币】

小徐同学参加了以“东西方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如下史料:

◆西方货币文化植根于地中海地区,币材多用金、银等贵金属,以适应大宗对外贸易需要;钱币图饰多为人物头像或动物图案,铭文多记国王名字、神像和宗教颂词;形制为圆形无孔,可减少流通中的磨损。

一摘编自王永生《货币文化交流史话》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于天然海贝,商代中晚期就开始铸造铜币,秦统一后,用“半两”钱替代了六国货币。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态多是由古代农具演变而来,币材多用铜、铁等贱金属;技术上采用范铸或翻砂浇铸制成,圆形方孔,铭文多记币值、年号、地点等。影响覆盖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王永生《钱币史话》

◆“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

——摘编自宋濂《元史·食货志》


阅读上述史料,以“古代货币”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2-02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钱里乾坤。

材料1   1970105日,西安南郊何家村某建筑工地上出土的东罗马帝国金币(见图,金币上的人物是公元7世纪初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和他的长子君士坦丁——引者注)。

材料2   公元1260年蒙古忽必烈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见图),现存的最早纸币。

材料3   银锭(见图)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货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银锭”条目)。

材料4   金圆券(见图),解放战争后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货币。1948819日开始发行,至19497月停止流通。

材料5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欧元纸币(见图)基本不使用政治人物头像。

(1)(判断式选择)材料1中的金币出土,证明了公元7世纪时中国与东罗马帝国存在着直接的贸易往来。此观点
A.正确B.错误
(2)(单项选择)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存续超过千年的帝国,其灭亡时中国处于。
A.秦汉时代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
(3)(单项选择)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法制史的最重大贡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
(4)(单项选择)材料2中的“中统”当是。
A.年号B.庙号C.谥号
(5)试以材料2中的“中统元宝交钞”为例,简要说说中原文化对民族政权的影响。
(6)(双项选择)材料3中说白银在“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货币”,那明代的法定货币当是。
A.黄金B.铜钱C.铁钱D.纸币
(7)(单项选择)明朝中后期白银能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提速C.海禁措施的推行
(8)(判断式选择)材料4中金圆券的出现,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晚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此观点。
A.正确B.错误
(9)(单项选择)材料5提及的欧元纸币不选用政治人物,主要原因极可能是。
A.缺乏普遍认同的人物B.建筑影响力大于政治C.淡化货币的主权属性
(10)世界各文明区域基本都经历了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的过程。请提炼两项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成为法定货币基本条件。
2023-04-16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镑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令人惊叹的强大国力的反映。I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不仅如此,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14年,海外投资占世界境外投资总资产的40%50% 。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大英帝国还为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标准。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实行金本位制,但到1908年,除中国、普鲁士和少数中美洲国家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英镑本位制。

——摘编自向松祚《新资本论》

材料二1969年6月,一份题为“国际货币事务的基本选择”的报告正式提交尼克松总统,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克报告”。其主要内容是:(1)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并以此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2)在无法实现汇率重新安排的情况下,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该报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准和采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电有关国家领导人,声称“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同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国际金融体系构建的认识。
10 . 【货币体系与金融秩序】

材料一197181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突然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之后世界逐步从固定汇率进入了浮动汇率的全新时代,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世界银行也在,但(金融)世界已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即使经历了1999年欧元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美元也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货币。这一点从美元纸币的海外流通性上可见一斑。

——摘编自赵柯《布雷顿森林体系75周年,该纪念什么》

材料二亚洲地区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缺口产生了对低成本公益性资金的巨大需求,亚投行就是为满足这一现实需求而诞生的。然而,对亚投行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美国担心亚投行将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而日本一方面出于美日同盟的考虑和美国的压力而选边站,另一方面担心亚投行对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构成挑战。有人质疑没有发起重要国际组织经验的中国,能否管理好国际金融机构,也有人担心这一机构是否会成为中国实施国家战略而由中国操控的机构。但五年来,亚投行一直在努力以行动和事实回应这些质疑,证明自己是国际金融治理的贡献者,是具有良好治理和专业能力的国际金融机构。

——摘编自欧明刚《亚投行五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元地位的演变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投行”成立的原因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