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两税法之所以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大变革,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B.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C.适应了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兼并的实际
D.使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2 . 下图是我国诞生的第十三亿小公民,警示着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与那一赋税制度有关系?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更名田
D.地丁银
2018-02-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测试
3 . 《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
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
4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 “版籍”、“版图”的出现
A.加重了农民负担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D.确立了土地私有
2017-10-30更新 | 30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人教)
5 . 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
B.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6 .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2016-11-27更新 | 23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7 .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2016-11-27更新 | 30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提升: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8 . 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该法的特点是
A.以丁身为本,输庸代役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D.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9 .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
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
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10 . 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小农经济的脆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