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使税收种类由单一变得繁多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2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于身为本”。这-转变发生在
A.西汉时期B.北魏时期C.唐朝时期D.明清时期
3 . 宋以前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这说明宋代
A.人身束缚减弱B.妇女地位提升
C.社会阶层平等D.君主专制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作为新的赋役制度,“摊丁入亩”带来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
C.提高了土地利用率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朝实施”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是
A.租调制B.两税法C.租庸调制D.均田制
2020-07-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两税法规定:“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这一规定
A.减少了政府收入B.体现了公平原则
C.简化了收税名目D.扩大了收税对象
8 . 秦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这主要说明当时(   
A.赋税苛重B.徭役沉重
C.兵役繁重D.刑罚严酷
9 .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下表直接反映出清代“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
年代出现次数次/年
康熙朝1201.97
雍正朝463.54
乾隆朝641.07
嘉庆朝100.40
A.赋役制度的改革
B.人身关系的变化
C.土地制度的变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07-25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统治者“不抑兼并”
2018-09-27更新 | 206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校等三校高一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