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1关两合美元
年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指数
19000.7598.7
19050.7396.1
19100.6686.8
19150.6281.6
注:以1926为100
A.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2 .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维护国家关税自主权
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D.促进科学、技术交流
2023-06-10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4货币与赋税制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如图为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关税、厘金(初为筹措军饷而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成为定制)构成变化情况。图中“▄”“▲”“◆”分别代表的是(     
A.关税、厘金、田赋B.田赋、关税、厘金
C.田赋、厘金、关税D.关税、田赋、厘金
2023-06-01更新 | 56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4货币与赋税制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2023-05-22更新 | 80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2023-05-21更新 | 540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6 . 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
7 . 乾隆至道光年间,粤海关收取的关税多以银两方式上缴,这些银两被回炉重新熔炼成规格、成色统一的银锭后再上交国库。随着咸丰九年(1859年)10月粤海新关的成立,大部分关税所收银两不再重铸,而是直接以银元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这一变动导致(     
A.晚清的货币形制实现国际化B.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C.民众赋税负担因赔款而加重D.清廷彻底丧失对海关的控制权
2023-05-13更新 | 45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这一过程(     
A.体现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B.实现了国家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正式确立D.促进了中国赋税制度首次统一
2023-05-07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4货币与赋税制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据统计,晚清时期中国海关聘用洋员比例最高的时候为20%~25%。如表所示为《新官提名录》(1885年)中所载晚清中国海关税务司(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的官员)的国籍状况。这些数据说明(        
国籍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挪威奥匈帝国中国
人数31653110

A.洋务运动不重视经济人才培养B.清政府“师夷长技”的态度坚定
C.晚清海关半殖民地化特征明显D.列强普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仅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实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的制度。1983年,全国推行第一步“利改税”,规定自198361日起对全国大部分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第一步“利改税”办法规定,对国管大中型企业征收55%的所得税。税后利润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固定比例上缴征收调节税、定额上交等办法,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缴纳了55%的所得税后的利润统一开征调节税,把国家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完全作为税收关系国定下来。国务院于19849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对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摘编自湛忠灿《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税收体制及税负变化》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说明中国税制改革的特点并谈谈中国税制改革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