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1关两合美元
年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指数
19000.7598.7
19050.7396.1
19100.6686.8
19150.6281.6
注:以1926为100
A.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2 . 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2023-05-22更新 | 80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2023-05-21更新 | 539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乾隆至道光年间,粤海关收取的关税多以银两方式上缴,这些银两被回炉重新熔炼成规格、成色统一的银锭后再上交国库。随着咸丰九年(1859年)10月粤海新关的成立,大部分关税所收银两不再重铸,而是直接以银元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这一变动导致(     
A.晚清的货币形制实现国际化B.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C.民众赋税负担因赔款而加重D.清廷彻底丧失对海关的控制权
2023-05-13更新 | 45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晚清时期中国海关聘用洋员比例最高的时候为20%~25%。如表所示为《新官提名录》(1885年)中所载晚清中国海关税务司(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的官员)的国籍状况。这些数据说明(        
国籍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挪威奥匈帝国中国
人数31653110

A.洋务运动不重视经济人才培养B.清政府“师夷长技”的态度坚定
C.晚清海关半殖民地化特征明显D.列强普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仅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实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的制度。1983年,全国推行第一步“利改税”,规定自198361日起对全国大部分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第一步“利改税”办法规定,对国管大中型企业征收55%的所得税。税后利润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固定比例上缴征收调节税、定额上交等办法,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缴纳了55%的所得税后的利润统一开征调节税,把国家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完全作为税收关系国定下来。国务院于19849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对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摘编自湛忠灿《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税收体制及税负变化》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说明中国税制改革的特点并谈谈中国税制改革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宗藩体制逐渐瓦解,口岸和海关的设置、管理均被纳入条约体系之下。一方面,沿海、沿边、沿江地区近代海关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固有的国内常关因从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国内市场统一等需要而日遭诟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外声明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对内统一财政,实行裁厘。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在此前提下,1931年,为民族经济服务的中国近代海关体系终于完全建立起来。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古代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化》

材料二   1950127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明确规定“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必须以保护国家工业化为主”,同时明确了制定海关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这一决定也成为新中国制定海关税则的重要依据。19515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第83次政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关税法则,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第一部真正独立制定的关税税则,它表明中国经济大门的钥匙已经安放在中国人民自己的口袋里。

——摘编自杨瑞《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的特点及制定背景。
8 . 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北洋政府与各国公使商量,由总税务司通饬海常各关征收附带赈捐,捐率为各国所纳税银十分之一,开征筹赈附加税(包括海关、常税厘金、交通三类附捐)作为赈济灾民之用。这一举措(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有利于政府争取税权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改善了灾民生活状况
2023-04-08更新 | 34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下表为我国1986年个人调节税中新增应税项目表,表中信息表明了(     
新增应税项目
1承包、转包收入
2私营企业投资者工资收入
3投稿翻译所得收入
4劳务报酬收入增加八项:化验、测试、办学、录音、录像、展览、咨询、介绍服务所
A.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扩大
C.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10 . 为改变税法中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我国逐步推进“一税一法”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所得税、工商税“分类定法”。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有拟定相关税收条例的权力。这一举措(       
A.强化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B.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集中制的发展D.表明法制建设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