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为改变税法中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我国逐步推进“一税一法”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所得税、工商税“分类定法”。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有拟定相关税收条例的权力。这一举措(       
A.强化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B.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集中制的发展D.表明法制建设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保障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舶司(使)是唐、宋、元、明时期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的办事机构。唐代采取鼓励海上贸易的政策,对蕃商优礼相待,“常加存问”,对输入的蕃货“不得重加率税”,十分注意政治影响。宋代市舶司基本沿袭唐制,但较唐代略为完善,其管理职能较近代海关更广。元代仍沿用唐宋旧制,但管理制度更为周密,制定并完善了包括市舶原则、征收关税、市舶刑罚以及从事官营海外贸易等一系列制度。明朝初期,朝廷把发展海外贸易限制在贡舶范围内,对海外诸国朝贡的货物不予征税。随“贡品”带来的贸易货物实行高价收买的“给价收买”制度,这对财政产生了不利影响。明武宗正德年间,朝廷实行抽分制;到隆庆时期,已默允私人下海贸易,海外贸易兴旺。

——摘编自关镜石《市舶原则与关税制度》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清政府在各口岸设立贸易管理官员。但因海关官员经常勾结外商贪污受贿及对近代外贸知识和税务知识的缺乏,海关税收制度混乱不堪。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下,上海海关关税一度出现英、美、法三国领事“越俎代庖”自征自税的局面。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主张建立新海关制度,由“警醒”的“外国分子和中国官员联合起来”共同管理海关。1854年,英、美、法三国与清政府签订《上海海关组织协定》,由三国领事馆各出一名人员联合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海关事务,大清帝国的关税管理权从此逐步落入外人之手。

——摘编自蒋清宏《中国近代海关行政制度研究(18541869)》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海关长期由来自英、美等国的外国人担任高级行政长官,称为外籍税务司制度。1949102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了海关总署,统一掌管全国一切海关事宜,结束了洋人控制海关的历史。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海关实行以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统制政策,强调“进严出宽”,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1956年,中国实现了贸易顺差。

——摘编自娄万锁《中国海关治理七十年:历程、经验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市舶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建立新海关制度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海关制度演变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测)
3 . 西周时期,从事地区间贩运贸易的主要是官贾,商货过关时,检查的重点是有无携带违禁品或是否交纳市税。《孟子·梁惠王下》载:“昔者文王之治歧也,……关市讥(同“稽”)而不征。”据此可知,当时“关”的主要职能是(     
A.稽查过往商旅B.扩大征税范围
C.维护官商地位D.抑制商品交换
4 . 下图是中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B.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C.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D.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2023-01-29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经济大萧条,美国政府秉持美国优先的原则,开始抬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也开始提高关税。这一做法很快波及世界,国际贸易几乎成为一潭死水……在美国的倡导下,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了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下表整理了近代以来部分时段中国平均关税的变迁

南京
国民
政府
统治
时期
时间/文件平均进口关税税率
1929年前约4%
1929年《海关进口税则》约8.5%
1931年《进口税则》约10%
1934年《进出口税则》约25%
改革
开放
的新
时期
1980年 (执行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52.90%
1985年《海关进出口税则》38%
1996年《海关进出口税则》23%
200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15.30%
201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9.80%
2022年《海关进出口税则》7.40%

——摘编自姚永超、王晓刚《中国海关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贸总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进口关税税率,指出两者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各自的变化原因。
6 . 下图为1980—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示意图。这种调整(     
A.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B.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C.推动了开放事业不断进步D.有助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2023-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7 . 下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
国别年份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英美等主要西方列强控制中国关税B.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C.各国税率的调整基于战时经济体制D.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2022-12-26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测)
8 .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2022-12-06更新 | 23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学业水平合格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关之设,自五口通商始。”《江宁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后清政府又与美、法两国签订了《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道光二十六年,松江太仓一带“洋布盛行,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是以布市削减,而皆不偿本。商贾不行,生计路绌。”

——摘编自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二   为巩固政权和扩大财政收入,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一系列以收回关税主权为中心的改订新约、整顿海关行政的对外活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明:“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

——摘自滕淑娜,李明慧《失去与收复:近代中国关税主权变迁探析》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强化关税协定的重要特权,分析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关税主权”的对外活动并指出其局限性,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外交方针和税法层面的相关举措。
2022-12-01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练)
10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收入越多,税率也就越高。“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这说明(     
A.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对居民个人征收的税
B.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C.国家对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适当调整
D.防止出现过高的个人收入是我国一项重要任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