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肆虐成灾。1848年,英国创设了中央卫生管理机构——卫生总署,以全面介入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事务。然而,地方政府以侵犯自由和罔顾地方实际为借口,使得卫生总署的政策很难贯彻到地方。1857年,卫生总署被撤销。1858年,《地方政府法》正式赋予了地方政府清理污染物、建造公共浴池等解决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的诸多权力。1871年,议会通过《地方政府事务部法》,英国政府合并了济贫法委员会、内政部等涉及卫生管理事务的各类机构,将其职能归并到新成立的地方政府事务部,统筹负责地方政府涉及卫生健康问题的各类事务。这样,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终建立。同时,法国、美国等国家在公共卫生问题治理上都受到了英国的影响。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被纳入社会福利事业范畴,由联邦政府的卫生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在医疗应急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风气等因素塑造了“公共卫生联邦主义”,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联邦政府来解决医疗补助、健康教育、卫生规划等方面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本地区利益为由拒绝配合联邦政策。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从“政府统治”向“多元治理”迈进,政府依靠市场机制,利用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依赖市场制度的弊病是,公共卫生资源和服务质量会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出现分化。同时,美国种族主义根深蒂固,有色人种难以享受与白人等同的及时治疗、低价消费处方药等卫生服务权利。卫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国公共卫生治理困难重重。

——摘编自王聪悦《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沿革、经验与困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终建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钟南山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钟南山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科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摘自2019.1.10.《军报记者》

材料二   在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非常熟悉一个人——钟南山,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冠病毒确诊人数最新数据,同时查看钟南山最新言论,钟南山对疫情防控贡献非常大。目前,湖北人评价钟南山的公开信引关注,肯定了他防控疫情、稳定经济发展的贡献……这位湖北人说,钟南山院士是来拯救我们的神,也是拯救万千生命最关键的人之一。1月20日,钟南山宣布病毒“人传人”,在春节来临之前,武汉官方下令封城,随后各地防范疫情,实行严格的隔离管理措施,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最有效地预防疫情蔓延扩大……

——摘自2020.3.12.桃之夭夭微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钟南山抗疫背景。
(2)根据材料,评析钟南山对抗击疫情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期,政府还关心人员聚集的监狱的卫生情况,从景德三年(1006)起,每年暑热难当时,便进行虑囚,以避免牢狱疾病疫情流行。宋代设立翰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并设置了太医局、惠民局、方剂局、药局等专门机构,主管政府的医学教育和药材经营。到了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使宋朝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大量刊行医书,向各州县推广,宣传预防、医治疫病的知识。

北宋成平三年六月,宋太宗“以两浙灾疫, 深所轸念,命三馆检讨灵迹以闻。于是,遣使遍祭其山川祠庙,为民祈福”。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中央下诏说:“访闻近日在京军民,难得医药,令开封府体访"。北宋末年,政府开始对安济坊进行管理,由国家拨发安济坊每年所需的钱米医药。北宋时曾巩在评论开仓赈济时说:“至于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辩察之烦,措置一差,皆足致弊。又群而处之,气久蒸薄,必生疾疠。

材料二   为确保疫情不致大规模扩散,英国政府通过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来防控疫情。..通过严密的隔离,大量携带病菌的虱子、动物减少了在市镇间的传....1604年议会法令规定凡疫区人员胆敢私自外出将以流浪罪处论处,严重者处以纹刑。1664年伦敦大瘟疫期间,“所有寄宿者、 房客、旅游者和外来人被勒令离..轮敦居民不得接纳投宿者,否则将接受惩罚-- -像患者一样被锁在屋中进行隔离”。1583、1593 年伦敦市政府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在瘟疫期间及时清理街道污物、禁止牲畜游荡、取缔城内屠宰场。..... 英国政府确保了各项防疫措施的有效落......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防疫领导机构,....郡治安法官作为地方防疫事务的核心领导人....而教区牧师和教会执事则具体负责法令的执行与措施的实施,....治安法官每三周召开一次全体大会,讨论疫情并采取相应措..... 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该决定被认为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的建立。

——《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与英国对疫病防疫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则指出北宋政府与英国防疫措施产生的背景,并对防疫效果及作用进行评析?。
2020-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雅典)大瘟疫造成雅典近1/4人口死亡,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无疑,这场瘟疫对雅典的垮台有影响。

——[英国]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等《疾病改变历史》

材料二   行人走在路上,突然就倒地死亡,还有许多人死在家里,只有当腐尸的臭气惊动了邻居时才被发现。城市里到处是死尸……就连神父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活着的人们心里充满恐惧和种种怪念头……有些人认为唯有纵情欢乐、纵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什么都一笑置之,才是对付瘟疫的有效办法。

——薄伽丘《十日谈》


有人认为,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但是突如其来的疾病爆发也会改变历史进程。根据材料一、二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
2022-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雅典)大瘟疫造成雅典近1/4人口死亡,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无疑,这场瘟疫对雅典的垮台有影响。

——(英国)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等《疾病改变历史》

材料二   行人走在路上,突然就倒地死亡,还有许多人死在家里,只有当腐尸的臭气惊动了邻居时才被发现。城市里到处是死尸……就连神父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活着的人们心里充满恐惧和种种怪念头……有些人认为唯有纵情欢乐、纵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什么都一笑置之,才是对付瘟疫的有效办法。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如果将19世纪的霍乱流行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来理解,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刘文明《十九世纪上半叶霍乱流行的全球史审视》


(1)有人认为,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但是突如其来的疾病爆发也会改变历史进程。根据材料一、二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霍乱大流行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剐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摘自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蠕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症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