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
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2021-04-16更新 | 14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10年,我国东北地区鼠疫流行,清政府成功抵制了日俄的干涉,在沈阳成功召开了有11个国家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上述现象
A.推动了国际防疫的合作B.粉碎了日俄染指东北的企图
C.收回了中国的国家主权D.反映了西医水平落后于中医
2021-04-12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8月《申报》上刊载了一则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的白话文布告(如下图)。据此可知
本厅长为你们想那避疫的方法,如取缔食物饮料,例如扫除垃圾、清洁道路……要晓得垃圾是最龌龊的,什么苍蝇呀,蚊子呀都是由里面生出来传播疫气的,所以街面上最要洁净,万不可有一点垃圾堆积的。

A.爱护公共卫生和讲求公德利于防疫B.白话文布告比文言文宣传效果更好
C.上海地方政府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D.近代新闻报刊普及了科学防疫常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02年全国多地爆发了瘟疫,《大公报》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中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     
A.舆论传播彻底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
B.细胞学说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
C.西方近代防疫方式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D.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
2021-01-1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七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817年,邱熺编著的《引痘略》(下图)是中国第一部记述牛痘并介绍接种牛痘疫苗技术的专著。他借用传统医学理论引进西洋医疗技术大获成功,由此开启了中西医学文化交融的源头。邱熺获得成功的有利客观因素是

A.邱熺的开拓进取精神B.西学东渐的影响
C.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D.洋务运动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7年,有报纸报道,“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计划如何……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同时驻华外交团特开联席会议,“促请我政府赶即采取积极办法,务期从速扑减,勿任蔓延”。这些主要说明当时
A.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B.报纸对疫情的报道客观公正
C.鼠疫蔓延引发百姓的恐慌D.外交团关心中国民众的健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