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流行疾病的数据统计情况。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疫病种类疫病区调查年份流行情况
天花新疆1957患病人数占全区总人数的70%~90%
鼠疫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1951~1959发病883人
结核病山东地区1959城市患病率30%0,农村患病率2.5%
血吸虫病江浙地区1959患病人数1000万以上,1亿人受到威胁

A.疫病防治的形势严峻B.疫病蔓延的范围较广
C.疫病集中在落后地区D.工业化导致疫病泛滥
2022-05-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乡村医院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据伯纳德的统计,乡村医院的资金来源最主要的三项为:富人群体的认捐款、富人和病人的捐赠款、病人付款。他将乡村医院建筑的选址要素归纳如下:避开低洼和潮湿地带……周围环境干燥,树木不可过于茂盛等。乡村医院装备简单合理,造价低廉,一间6张床位的乡村医院从建立到设施配置完备,费用只需350英镑……以1879年水上波顿乡村医院的年度报为例,该报表由院长、医务官、秘书、会计、牧师组成的委员会共同编制,详尽记载了收治病人的疾病类、所受捐赠的具体金额、医院购置设备的费用和日常开支,甚至对医院所用井水的质量指标相关数据也有所涉及。

——摘编自傅益东《论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的兴起》

材料二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使高桥、吴淞卫生实验区遭到严重破坏:七七事变后,上海随即遭到日军的侵略,各种建设自然无法照常继续。在江湾,伤寒、霍乱的预防接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许多人出于无知,或者认为这是管闲事,对之表示反对。1933年,上海市“公私经济,仍在喘息未定之中,市政建设,尚难充分发展,是以上海之卫生经费,未能有所增加,故卫生事业之促进,极感困难”。上海是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人才最多的城市,但是上海的医生多以服务城市为旨归,不愿到乡村工作。

——摘编自李传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乡村医院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乡村卫生建设无法实现目标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霍乱等流行病肆虐,一些统计学家、医生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开始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精神,领导了3040年代的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推进了公共卫生改革进程。他们较早利用调查和数据方式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研究,向民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也号召民众以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方式,来推动公共卫生的立法进程。一些志愿团体,关注工人的住房、清洁等状况,将公共卫生及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工人。1848年的霍乱爆发,推动英国中央政府通过了《1848年公共卫生法》,成立了中央及地方相关卫生部门,标志着英国近代公共卫生迈入了制度化轨道。

——摘编自张晶晶《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公共卫生运动中的医学争论研究》

材料二   为抵御美国细菌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称“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反细菌战,加强防疫宣传工作。接着,全国各地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人民防疫运动。当时主要任务是消灭传播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病媒害虫,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截至1952年底,全国清除垃圾、粪便等1.6亿多吨,许多地方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中共中央把爱国卫生运动写进农业发展纲要,标志着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从突击性的运动向经常性运动转变,从粉碎细菌战向消灭疾病转变,从保家卫国向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转变。

——摘编自肖爱树《被WHO誉为“中国的国宝”: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异同。
2023-03-10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有关古希腊罗马时期部分重大瘟疫的记载。这些记载
时间及记录者记载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病人……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地上到处都是的尸体,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丧失了记忆
公元2世纪中后期,古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罗马(城内)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

A.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瘟疫的恐怖B.带有强烈的事件亲历者的恐慌情绪
C.以严谨翔实而可靠的数据为基础D.反映了古罗马对古希腊史学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46年,金帐汗国的蒙古军队攻打克里米亚半岛的加法城。军中黑死病很快传到城内,大量市民死亡。幸存者纷纷外逃,疫情逐渐从商业中心意大利传向了整个欧洲大陆,进而让瘟疫大规模席卷英国。欧洲人口至少因此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总人口的死亡率在30%~45%之间。为此,英国政府通过了专门的卫生立法,命令在大街上架起熊熊大火来净化空气并要求保持街道的清洁。1349年夏,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限制劳工外流和教徒朝圣,禁止大规模的集会。英国政府和教会合作,规定黑死病尸体必须掩埋,同时限制人群出入黑死病疫区。为保障民众对土地的占有权,使幸存者有田可耕,政府下令减免赋税。直到1440年黑死病才开始消退。

——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

材料二   1910年10月~1911年4月,中国东北发生了严重的鼠疫。鼠疫发生后,北京成立了京师防疫局,奉天省成立了奉天防疫总局和省城防疫事务所,下设医务部、埋葬部、检诊部、隔离部、消毒部等部门,省内各厅、县署相继设立各种临时防疫机构630余处。清陆军部制定了《陆军部暂行防疫简明要则十条》,与防疫总局的《东西各种防疫成法》同时印发给下属各部门执行。奉天省又制定《奉天防疫事务处订定临时防疫规则》和《百斯笃预防及消毒法》。东三省总督锡良电饬各州县每天将鼠疫详情数据及时上报,清政府暂停了来往关内外的交通并在山海关设置检查所对南下人员留住5日。因疫死众多来不及掩埋,东北当局要求将尸体火化并对各处严格消毒、奖励捕鼠并对防疫不力的官员进行撤职。辽阳绅商自发组织防疫所,所需经费自行解决,办事员也不领薪水;长春的商家为防疫积极募捐,约四百余家共捐洋两千元。

《盛京时报》《大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鼠疫内容,普及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

1911年4月3日,“万国鼠疫研究会”在清政府的倡导下在沈阳召开,大量受聘于清政府参与防疫的外国医生参与。

——摘编自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黑死病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清政府的鼠疫防治措施,并说明这次鼠疫防治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前期,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疫病甚少流行。及至后期,随着人口增长和大量商贸活动的开展,疫病开始猖獗。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平帝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东汉防疫除沿袭西汉的减免田租外,还开仓放粮,巡行赐药。六朝(指以今南京为京师的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疫病流行至少74次,一次死亡10余万人的大疫,晋代就发生了两次。北魏显祖皇兴二年(公元468年),河南大疫,死亡人口达十四五万。这一时期,政府多向官员施散医药,北魏政府还设立医馆、医坊,为民治病。政府还公布了一些防疫药方供百姓使用。

——摘编自梁峻《中国古代抗疫启迪》

材料二   突如其来的“黑死病”使欧洲人心惶惶,直到15世纪晚期,一份德意志手稿上还写道,“聪明的大夫有三条使我们远离瘟疫的黄金规则:迅速离开,走得远远的,不要急于回来”。外来移民、流浪汉受到歧视和迫害,其中犹太人受害最深。1399年疫情期间,米兰公爵詹加莱亚佐要求对病人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以日报形式呈交他本人,并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这一制度也随即被意大利其他城市借鉴和采用。严格的隔离措施给意大利带来了安全,但也给意大利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商人和依靠日工资生活的雇佣工人的不满。为了缓解防疫和经济生活之间的矛盾,意大利在15世纪中后期引入了健康通行证制度,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人和货物可凭证通行。之后,随着“黑死病”反复发作,应对危机的临时委员会逐步转变成常设的公共卫生署。意大利卫生署有处理相关事物的绝对权力,卫生署颁布的条例具有法律效力,他们还可以对不遵守防疫条例的人使用酷刑。

——摘编自向荣《“黑死病”与意大利和英国的抗疫》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政府抗疫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社会疫病频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意大利人在抗疫斗争中的创新,并说明其重大意义。
2022-06-23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