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面对城市化加速,城市环境恶化,传染病威胁与日俱增,公共卫生改革开始在美国各地城市中涌现。1867年,圣路易斯出现了由市长、监察局长和医生组成的卫生局。1871年,组建卫生监督部队,负责对传染病、卫生标准、牛奶质量以及传染病防疫等进行监督。自80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责街道保洁工作。除设置专门的机构以外,1887年,福莱斯特垃圾焚烧公司与密尔沃基签订合同,负责城市垃圾的收集与焚化工作。由数万城市儿童组成的“青年街道清洁联盟”在改善城市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材料二 清末传统卫生防疫机制已无力应对频繁的大疫,租界的示范效应则为华界卫生变革带来机遇。如表是晚清部分卫生防疫大事。

时间机构/规章意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卫生局《天津卫生局现行章程》中国地方施行卫生行政的序幕
光绪三十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之始
宣统三年(1911年)《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中国第一部全国性防疫法规
宣统三年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
宣统三年民政部防疫学堂培养专门防疫人才

——据李孜沫、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卫生防疫机制构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022-02-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上,特别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过较为积极的政策,如朝廷要求各地设立救济贫病的济民药局,在大疫之年设置病坊收治病人等。进入清代,这一趋势也随着新王朝的朝纲重整而得到扭转。地方官府实施疫病救疗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道光四年)六月,(苏州)时疫盛行。……于是郡中绅士韩、黄、许诸君子合告于藩泉两司及府县,请设医药局,以诊贫民之有疾而无力求药者。时方伯诚公、廉访林公允拨民捐赈余银,长元吴三县各一千两,以给经费,设局于郡城适中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夏,苏郡大荒疫,陈府尊鹏年捐俸复合避瘟丹施送,即“太乙丹”,“姜、许、徐等村庄,疫疠盛行,公亲诣散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春,“疫病愤兴,民受其困。时大宪率属吏致斋告虎,思所以为民请命者备至。余请于上台,延师叔侄祈祷。继而甘霖立霈,诊气旋消,吴民大悦”。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门时疫盛行,藩司“悯编户之疾苦,如痢瘰之乃身,遂下询疫所自始与所为治",见周扬俊之《温热暑疫全书》颇有医效,遂“命急付枣,以公同志”。此外,官府奉国家之命对灾荒的救济,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疾疫救疗行为。在出现疫灾时,官府对尸体的掩埋、病人的隔离以及卫生的管理等等。社会力量在促动和支持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会开展一些救疗活动,这些活动大体可分为临事性救治和日常性施救两类。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

材料二 中国古代卫生防疫虽然在理论和立法上,仍属于以“爱民”相标榜的国家和地方官府的职责范围,但由于它们大都并不直接关乎钱粮与社会稳定这样的大事,所以显示不是国家和政府的施政重点。官府作为与否,完全视当政者的道德责任感和行政能力、地方乡贤力量的活跃程度以及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随机而定,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所以,民间社会力量相对活跃的江南地区,特别是在苏杭等中心城市,这类事业往往有社会力量主动承担,而地方政府则给予名义和法理上的支持。但由于缺乏经常性保障,以及必要的管理、监督,故而也必然不可能使其实现制度化、经常化和普遍化。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进代演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清代江南疫病救疗的主要措施及救治类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卫生防疫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021-09-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古人逐渐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片战争后,西方一批教会医生与军医在中国内地建立了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的教会医院,牛疸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相继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随即在中国落成。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西医院校也随之出现。中国大城市中科学处理垃圾与粪便,推广自来水,监督食品卫生,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1911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来自中、英等12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聚集一堂,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

一一据《经济与社会生活》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公共卫生与病防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前期中国的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
2021-07-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1840年鸦片战后,“公共卫生”逐渐进入人们的头脑意识中。1901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在20世纪初开始改革,引入新政,初步设立了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但当时卫生机构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归巡警部管辖。这是我国政府机关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次,也是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政府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对卫生事务单独设立了卫生司,负责“核办防疫、卫生、监察医药,设置医院”,下设三个科室:保健科、检疫科、方术科。1912年袁世凯执政后,卫生司隶属于内阁,主要负责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事项,车船检疫、医士药剂事务等,下设四个科室,分别管理各行业的卫生事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行政院中正式设立卫生部,管理全国卫生形成事务,并下设五司(总务司、医政司、保健司、防疫司、统计司)、二所(中央卫生实验所、卫生行政人员培训所)和一校(第一助产学校,专门针对孕妇接生和保健)。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近代英国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措施及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很多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的工作。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国家在各地做了不少工作。19519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均大大减少。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
2021-06-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6月考前热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把“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方针。1952年政务院通过决议,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变化
A.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B.凸显健全各级卫生组织的重要性
C.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D.解决了卫生工作的基本立场问题
2021-04-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中后期,为遏制天花蔓延,英国政府强制国民接种天花疫苗,有效降低了天花的危害,但不少议员与民众强烈反对“以健康福利为由干涉自由”。20世纪初,在天花威胁逐渐减小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实施“真诚反对”者免除接种义务的政策,取消了强制接种制度。这一过程反映出英国
A.疫病防治成效有限B.自由主义影响具有复杂性
C.政府权力极度膨胀D.福利政策遭到大规模抵制
2021-04-01更新 | 62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曝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949 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 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17世纪,英国鼠疫频发,给都铎王朝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的以教会为主的应对机制难以为继,王国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15181月,枢密院发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防疫文告。1578年,政府颁布法令,通过控制疫区人口的流动来阻止鼠疫的传播。从1603年底开始,政府将为瘟疫征收的特别税改为普通税,所有居民都必须缴纳。除了家庭隔离之外,政府还下令建立隔离医院。政府和医疗界印发很多预防手册,指导人们如何做好预防工作。英国逐步建立的各项防疫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但已经使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通过这一时期公共卫生实践的推进,英国改变了此前在西欧国家中卫生落后的窘况,并成为西欧国家效仿的榜样。

——摘编自邹翔《16-17世纪英国鼠疫与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雏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应对鼠疫的措施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6-17世纪英国对鼠疫的应对机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疫抗争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能辨别出伤寒、疟疾、痒疥疾等传染病,抗击传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现,进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扬精神,鼓舞民众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本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历代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唐大和六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责成地方官员亲自下乡送药,向老百姓传播防治疫病的知识。发生疫病后,历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须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并且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材料二: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了规模庞大的鼠疫疫情,并蔓延至京畿重地。清政府任命伍连德博士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伍连德在东北设立防疫局及防疫机关——吉林防疫总局。总局外设31处地方防疫局,为处置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颁布了《检疫规则》,包括了疫情报告检验、疫区隔离与阻断交通、强制消毒、疫尸及秽物处理、防疫奖惩及善后措施等。清政府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居民食用干净食物、饮用卫生水源、定期消毒杀菌、保持环境洁净。1912年,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并颁布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至此,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当然从整体上看,清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受制于人才和财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为滞后。

——摘编自余新忠《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防疫措施相比,清末防疫体系有哪些不同,并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