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材料: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苏联为满足战争需求,积极增强国内情报力量,对苏军情报工作的指挥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形成了高效的情报指挥系统。1943年春,为查明德军下一步行动计划,苏军情报力量围绕德军相关作战问题展开侦察,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苏军各方面都加强了自己在行动地带的情报侦察工作。经过对德军作战思想和战法的反复研究,苏联最高统帅部最终摒弃对战略防御的偏见,采取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的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的针对性作战计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情报工作为苏军指挥层的决策提供了全程支援,苏军的行动始终是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的。

——摘编自孙建民等《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发展情报系统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健全情报系统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的这一评价着眼于(     
A.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社会中人物评价的阶级性原则
C.当时欧洲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D.大革命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3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对世界历史新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始松动B.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D.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2022-12-16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克庄(1187-1269年),福建莆田人。宝庆元年(1225年),刘克庄任建阳县令,到任之初,他发现建阳县义仓仅存粮八百石,便多方筹款购粮三千石,使之恢复原有的储备规模,以应急需,并特撰仓联“聊为吾民留饭碗,岂无来者续新灯”以警示后来者,被誉为“父母之心,仁人之言”。嘉熙四年(1240年),年逾半百的刘克庄出任广东提举,继转漕运兼市舶使。刘克庄在粤期间,以关心民瘼为己任,清理积压狱案,为弱者申冤,力办利民实事。在南粤任上,旱情不断,刘克庄不忍庄稼将熟而枯败,孑民几番饥馁,连连祈雨抗旱。甚至于行将调任离职之际,他仍怀拳拳爱民之心,祈神施雨。

——摘编自《刘克庄:“聊为吾民留饭碗”》

(1)根据材料,概括刘克庄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刘克庄的事迹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系统地学习地质学。1918年以题为《中国之地质》的毕业论文,被该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1年,应国内培养地质人员的需要,李四光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从1928年起,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长达20多个春秋,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4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月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翌年9月,李四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在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关怀下,他冲破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于19505月到达北京,随后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开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

——摘编自陈群《为真理奋斗——近代中国历史演变时势中产生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


(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机制”指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联合国的出现是国际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即全球化进程发展到这样一种阶段,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事务需要全球管理。国际联盟是建立世界性和平与安全机制的创新尝试。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火炬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传承,成为《联合国宪章》的理论渊源。1944年,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领域国际机制的一种总结与发展,它提出了未来国际组织的宗旨、原则、机构和职能等,基本确定了该机制的本质特征。……194510月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是当时国际机制发展水平的写照:它并不谋求更改现有的秩序,而是改进其运行机制;它追求理想主义原则,但其规则和决策程度又符合当时国际社会的现实;它突出大国的主导地位,强调大国一致原则的重要性,但对大国权力设置了必要的限制;其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授权,但作为独立的国际法主体,它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权力和行为能力,在实践中享有一定独立行动的权限;联合国本身是一个协调中心,将权限进行划分,从而保证机制上的活力,为国际机制在各问题领域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机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联合国机制”的历史意义。
2022-08-0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1119日,苏联以强大的兵力进攻了斯大林格勒的南北两面。经过四天的迅速推进,苏军成功地包围了为夺取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城而长期作战的德军。当突围也许还有可能时,希特勒为了保持威望,拒绝批准撤退。相反,德国人试图组织援军从西面冲破苏军的包围圈。经过激烈战斗后,德国援军被卡在距离被围的德军大约不到二十二英里的地方。苏军展开新的合圈攻击,迫使德国援军急速向西撤退,以免在斯大林格勒遭到被切断的命运。德国的迟迟撤退注定了纳粹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命运。194322日德军投降。德军再也不能盼望军事上获得全面胜利了······在1942年夏季和秋季,运送给养的工作迟延不前,直到1943年才有大量的武器、食品和军事运输工具从西方调来,用以供应苏军日常的给养。在北非牵制着德军的一部分力量,在西欧拖住德国的其他后备部队,英美的作战努力对于苏德战场的进程,当然是有深厚影响的。

——摘编自[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湾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世界两极体系的崩溃,伊朗和科威特的争端日益突出。伊拉克希望通过战争解决长期困扰的入海问题,取消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两伊战争后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危机重重,内外困境迫使萨达姆政权做出错误的抉择。19908月,伊拉克出兵吞并科威特。伊拉克的行动招到西方国家一致的反对。1991117日至2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这场战争表现出一些新特点:通过“斩首”突击,打击伊拉克军政首脑人物,摧毁伊拉克抵抗意志;空中作战与地面作战同时开始;依靠信息优势定位,实施精确作战。多国部队仅用16天时间就将伊拉克击溃,恢复了科威特主权。海湾战争体现出20世纪末的战争向着信息化战争转化。多国部队显示出强大的电子战能力,美军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战后各国军队高度重视对电磁力的控制,进行军事变革,由此牵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海湾战争,美国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各国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李成刚、朱爱民《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袭作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765日清晨,以色列先发制人对埃及发动进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苏联柯西金通过热线与美国进行沟通,指出:“得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后,苏联政府认为所有大国都有责任确保双方立即停止军事冲突。苏联希望美国对以色列施加适当的影响,这是为了和平的最高利益”。美国于65日早上8点收到以色列总理给美国总统的电报,他表示,“我们的防御相当成功……我们相信我们这样的小国可以依赖盟国的忠诚和决心……实现我们的合法通航权利,希望美国可以阻止苏联利用和扩大冲突。危急时刻也是一个机会,可以营建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与自由的条件”。为此,美国总统约翰逊给柯西金的电文表示,“我们坚决支持由联合国安理会促进阿以停火,请相信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施加影响以结束这场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响之下促成,也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左右之下结束。

——摘编自齐秀丽《美苏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解决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方式并对其进行评价。
2022-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四)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
2022-06-09更新 | 51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3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