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带来了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美日对国际事态的发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体系不再仅限于欧洲,一个在地理空间上囊括全球、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现代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初步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德国的惩罚过于苛刻,同时也难以约束日本等列强的侵略行为;成为世界强国的美国未加入国联,不愿意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这些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存活了不到 20 年,同其他几个国际体系相比较,成了最短命的体系。

——据刘建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短命的国际体系》等

材料二 我们不妨将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做一比较。凡尔赛体系根本不重视健全战败国德国的民主化进 程,而是从战胜国的绝对利益出发,一味强迫它接受有罪之说,致使德国人民把战败带来的一切不幸统归之于政府当局,最终导致了纳粹党的上台;对殖民地虽宣称给以民族自决权,不过口惠而已,委任统治只是另一种殖民统治形式。在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只顾保护自己的和平与既得利益,不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有着根本的不同。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体系带来的改变,并分析其短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凡尔赛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的不同之处(任举两例),并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地广人稀,荒地比较多,商鞅把奖励开垦荒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法令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还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的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熙宁二年九月,北宋政府推出青苗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半年为限,取息二分,远低于民间借贷利息。十一月,推出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五年三月,又推出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100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后来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多年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认识到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性。1927年,陶行知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将“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晓庄师范的招生考试不仅考国文、常识测验,还要考演说辩论和劳动。陶行知倡导将教育与生活相连结,将学校与社会建立联系,改造学校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他认为,“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摘编自魏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

材料二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德育为首,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智育要在增长知识上下功夫,教育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依据;体育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重回教育方针,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回归和坚守。

——摘编自范新萍《中国德育》2018年第23期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新时代提倡“五育并举”的意义。
2021-07-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先后任职江宁县、开封府等地。苏颂自奉节俭,勤奋好学,富有创造精神,主持建造了水运仪象台,并将其设计原理、图样及图样的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成《新仪象法要》一书,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完整、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天文机械及其图样的专著。在医学方面,苏颂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治学精神认真,他深入实际,重视药物与环境、气候、土地的关系,编著了驰名后世的《本草图经》。苏颂依据朝廷诏令,在编撰《本草图经》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全国药物大普查和药典总校勘,利用新的印刷技术对濒于失散的医药手抄本和早期木刻本加以翻印、出版,使一些医药书籍得以留传。

——摘编自刘青泉《苏颂科学活动与学术思想探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取得科技成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颂主要科学贡献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指出:“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粮食现在仍然是稳定市场最重要的物资。”陈云始终强调在经济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务必要综合平衡,他系统地论述了搞好综合平衡的具体措施与工作的开展原则,并强调“要按短线搞综合平衡,一步一个脚印,避免浪费,协调经济,从而实现真正的平衡。”陈云认为,经济建设最终是要为整体社会服务的,“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陈云早在建国初就提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应占据重要位置的思想,新时期他对于市场与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国家市场经济思想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陈云与邓小平共同支持并领导了针对旧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后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陈伟等《对于陈云主要经济思想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太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15年考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参加工人运动,与邓伸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他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规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8月出席“八七.会议”,坚决主张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先后任中共溱北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务、他在1927年12月领导广州起义,并建立苏维埃政府,后来遭敌人突然袭击不幸壮烈牺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太雷对民主革命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太雷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8-1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方言众多,在全国或全省的会议上,听众常常听不懂那些用差别很大的方言所作的报告。同时,社会上存在大量文盲。从1950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展了以推广识字为主要内容的扫除文盲运动。但在识字运动中很快暴露出传统繁体汉字的“三多”(字多、形多、读音多)、五难(难认、难读、难写、难记、难栓排)问题。因此文字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作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最重大的运动之一,文字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新中国文字改革过程中.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处理的错误做法。有一些人因对文字改革的激烈批评,而被错误地当作反对政治改革被划为右派遭受了迫害。由于急于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滋长了盲目乐观和急于求成的情绪。这种急于求成的情绪,在文字改革中导致有的问题考虑不周,尤其是简化汉字方面,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摘编自王爱云《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文字改革1949-195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的文字改革。
2021-08-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历年间,面对明朝中期以来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大学士张居正对明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万历六年,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通过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中兴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