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当地被征召入伍和自动武装起来的非洲人约有150多万,还有百余万非洲民工在各反法西斯部队中从事修建防御工程、基地、飞机场,战略道路,港口码头以及随军运输装卸等工作。艾森豪成尔曾承认,英美联军在北非的胜利是与北非当地居民对希特勒集团所进行的斗争分不开的。非洲战事结束后,有45万非洲人前往欧洲和亚洲,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战场上同法西斯军队作战,数十万非洲民工在这些地区参加军事工程建筑和后勤运输。

为应对战时需要,西方殖民当局不得不放松对非洲的某些限制,允许乃至鼓励非洲燃料动力等经济部门的扩大,非洲各地的港口和机场建设、铁路和汽车运输甚至人力和骆驼运输都特别兴旺。为解决大量劳力和技术工人的短缺,殖民当局雇佣或强征众多破产农民到矿山、种植园或城市企业劳作。同时;为非洲人开办特设的行业训练班,由此,固定、熟练的工人阶层力量大大增强。随着对宗主国联系的减弱,非洲本土企业家和商人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摘编自顾章义《论二战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非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精通帝、王、霸和强国之道,入秦后迅速赢得秦孝公信任。商鞅以戎秦之粗质,取三晋之严文,为秦国输入新鲜血液。但这也产生激烈地利益冲突,表现在文化政策上就是“燔诗书”。被焚烧的《诗》《书》究竟有哪些?必定是那些不合新法的篇章,所以《荀子·劝学》说:“诗书故而不切”。毕竟《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是鼓舞秦人坚持变法的精神动力,因此它们才完好地保存下来。“燔诗书”是“明法令”的手段,商鞅不惜采取“立木为信”的方法来达到“明法令”的目的。商鞅变法后,六国士人大规模入秦,谋取功业。

——摘编自马晓茵、束 江涛《〈韩非子·和氏篇〉之“燔诗书而明法令”考证》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思巴家族开创的西藏佛教萨迦派,在西藏地区占统治地位。元朝统治者积极笼络吐蕃佛教上层人士,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1252年,八思巴以他的博学、谦逊、富于政治远见而得到忽必烈的信任。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大元国师”,领宣政院管理西藏及蒙汉地区的佛教事务。在八思巴主持宣政院期间,西藏地区建立了行政区划,进行了人口调查,确定了赋役负担,社会秩序稳定,政治和经济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元政府在通往西藏腹地的沿途,普遍设置了驿站,构成了与内地紧密联系的交通网。为了便于汉藏间贸易的开展,元政府在沿边的会宁等地陆续设置榷场,又设置“西番茶提举司”,经营粮食、茶叶贸易以方便藏民生活。在用人方面,忽必烈重用的桑哥等著名人物都是由八思巴举荐的。对元王朝派兵灭南宋统一全国的战争,他采取支持的态度。在元政府机构里,设有专门翻译梵经的局所,八思巴及其弟子们亲自参加翻译,仅至元十七年,有司奏上八思巴新译出的戒本就有五百部之多。八思巴和他的伯父萨班乃至他的祖辈,世代都精通医术,通过他们的努力,西藏的医学被介绍到内地。与此同时,内地的雕版印刷术经八思巴的随从弟子们之手流传到西藏。至元六年,八思巴受忽必烈之命创作完成“蒙古新字”(亦称八思巴字),忽必烈在诏文中规定以新字为国书,用它来释写一切文字,蒙古新字迅速得到广泛的流行,举凡儒家的经籍、史书、佛教典籍都曾以蒙古新字进行大量的翻译。

——摘编自徐连达《论八思巴在历史上的作用与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思巴作出贡献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八思巴的历史贡献。
2022-03-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努尔哈赤晚年,后金政权面临明朝、漠南蒙古、朝鲜李氏政权的严重威胁,内部满汉分离、社会秩序混乱、君权受到其他贝勒牵制等一系列问题。皇太极即位后,毅然说服众贝勒,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强调满、蒙、汉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对汉族民众政策作出调整: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犯,放宽惩治。同时,皇太极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行优礼汉官的政策,将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马匹等赏赐,并委任官职。皇太极即位之初,按照努尔哈赤生前规定,采取四大贝勒按月轮值,共同掌管国家机务,皇太极的实际权力并不大。1626年九月开始,皇太极增设了总管旗务“八大臣”和佐管旗务“十六大臣”,有的与诸贝勒坐在一起“共议国事”,有的直接参与“佐理国政”,有的专门负责“出兵驻防”,稀释了三大贝勒的权势。

——摘编自杨新刚《大清风云——皇太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太极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皇太极改革的影响。
2022-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文综冲刺(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此人在途经陈国时,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的“公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鋣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吕氏春秋.异宝)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教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子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孟子两人关于封建制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孔子、孟子上述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2-0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明代江南田赋繁重,农民大批逃亡,赋税拖欠。明宣宗派周忱以江南巡抚身份调查处理税粮积欠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军船给之官,民则僦(租赁)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他与漕运总督陈碹议定,改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再则漕军接运至通州。运输要加耗,“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对此,他创“平米法”,不分大户、小户,均按正米及耗米合计。后来,他对原来税重的地方征收金花银,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在他去职后,江南人民怀念他的政绩,给他建造生祠,他的改革还为明朝中后期赋役改革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周志斌《明代周忱苏松赋役改革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改革的意义。
2022-04-08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为造应军队工作重点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人民解放军进行三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全军总员额由603万压缩到305万,大军区由11个调整合并为7个。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点定位于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军队体制结构进行优化,专业技术兵种部队比例有所上升,全军总员额减少到250万人。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军委提出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全军总员额进一步下降为200万人,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规模结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摘编自丁伟魏旭王巧伟《新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1994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调整和创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和激励技术交易的法规。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规定了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占比,建立高新区并实行优惠政策、发展技术市场,这从根本上明确了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中国科技法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科技管理机制的改革释放了全国各类科研院所的科研动力,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刺激了科技创造的源动力,科技人员管理改革激发了研发主体的创造力。此外,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并在全国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摘编自姜江《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服务业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元九,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白于中美关系恶化,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直到1955年,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1956年,经过一系列波折后,陆元九转道日本,途经菲律宾,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返回国内。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初期,陆元九组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外语学习,并亲自讲授英语和专业课程。陆元九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并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摘编自肖欢欢《广州日报》


(1)根据材料,说明陆元九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元九身上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2022-04-12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渠本翘(1862-1919),出身于山西祁县富商渠家大族。1892年中进士。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渠本翘为救亡御侮,抱病疾驰,深受朝野敬重。1902年官办企业—太原火柴局经营艰难,渠本翘出资五千银元买断该企业,改名“双福火柴公司”,将其改造成了使用机器生产的现代工厂,销售市场日益扩展。1903年起,反对帝国主义控制我国铁路、矿山的运动逐渐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作为祁县票号财东的渠本翘,在争矿运动中,成为主要领袖人物之一。同时,山西各界人士认为,山西地居右辅,北控边荒,煤铁之绕,久为外人窥伺,若不及时造路,恐受人要挟。因此,1905年以前,就有自筹款项,自行修筑同蒲铁路的计划。各界人士公推渠本翘出面筹款,各票号慷慨解囊,认购同蒲铁路股票60万两白银。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渠本翘还积极参与了山西大学的筹建工作,1905年担任山西大学第三任校长。并筹集资金,将“昭余书院”改为祁县中学,实行完全免费教育。总之,我们可以这样给渠本翘一个评价:他是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民族资本家。

——(电视纪录片)《渠本翘:爱国民族资本家》


(1)根据材料,概括渠本翘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渠本翘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要因素。
2022-03-30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