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永坦,1936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中国“两院”院士,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他幼年目睹山河破碎,在家国萦难中萌生爱国心、强国志,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三次谢绝英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他一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发展,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培育凝聚了一支掌握海防科技主动权的战略创新力量,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入选“3100杰出人物”。他说:“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

——摘编自吴晶等《踏平坎坷成大道——记科学家刘永坦》


(1)根据材料,概括刘永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刘永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2-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9年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烽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桁木垒砌而成。在烽燧南侧还发现有土坯垒筑的护坡。遗址中出土的文书、木简带有明确纪年,已发现有“先天”“开元”“天宝”等年号。出土的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出土的木质实物标本记载了“计会交牌”制度(传递军情和政令),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烽燧遗址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都是当时风行一时的作品和书籍。出土的纺织品,主要为丝、毛、棉、麻四种。遗址中发现了34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等,园艺作物有桃、杏、枣、核桃等;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鱼等,多数属于野生动物。


(1)烽燧遗址出土了哪些类别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依据烽燧遗址的考古信息,概括其反映的历史面貌并说明其价值。
2021-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敦煌莫高窟,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樊锦诗来到敦煌,从此扎根大漠40余年,潜心敦煌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她积极推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她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带领团队花了20年的时间做成了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先后上线了中英文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其资源不仅应用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而且使敦煌艺术走出国门。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0万人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同年,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摘编自《敦煌的召唤,一生的归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樊锦诗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旭华,广东揭阳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8年,黄旭华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没人见过核潜艇,没有潜艇专用的特殊钢板,没有计算机,所有数据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和磅秤,在这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一穷二白起步,自主研发出水滴形潜艇。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1年我国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1988年初,黄旭华亲自下潜水下300米进行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退休后,他致力于新一代核潜艇人才的培养,95岁高龄仍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工作。隐姓埋名离家30年,他秉持“对祖国的忠就是对父母的孝”。论及学生与奉献,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血一直都是热的。”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2020年初,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求是》杂志《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对新中国国防安全的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黄旭华为代表的老一辈科一研工作者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3-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