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永坦,1936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中国“两院”院士,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他幼年目睹山河破碎,在家国萦难中萌生爱国心、强国志,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三次谢绝英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他一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发展,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培育凝聚了一支掌握海防科技主动权的战略创新力量,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入选“3100杰出人物”。他说:“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

——摘编自吴晶等《踏平坎坷成大道——记科学家刘永坦》


(1)根据材料,概括刘永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刘永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体现的时代精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5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五号主席令》


(1)材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对法国和世界各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把握19541956年19621964年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2020年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1-0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