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王洽昌主要事迹
1954他在云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处建成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1959他在苏联社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1961他受命秘密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1962,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1964他独立提出激光驱动核聚变的建议,中国激光核聚变研究开始起步
1978他先后开展强流电子束惯性约束核聚燮和氟化氢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后来的惯性约来聚变获取核能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82他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研制、试验核武器方面的工作,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他在联邦德国驻华使馆接受柏林自由大学授予的荣誉证书,以纪念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
1986他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美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此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
1992在他与于敏等人的推动下,激光惯性约卓聚变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了国家“863”计划,获得了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
1998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称号

——根据郭兆甄《王淦昌传》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淦昌在科技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淦昌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2-02-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11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
(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
2011-05-30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事业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的史实说明孙中山“伟大”的历史依据,并指出他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
2022-11-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五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江西九江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1915年秋,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并起草了《五四宣言》。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春,许德珩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黄埔军校任教,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写作和翻译工作,译有马克思的《哲学之贫乏》等著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许德珩反对汪精卫等投降派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为民主人士的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德珩组织成立“九三学社”,成为国内著名的民主党派。1947年,许德珩积极支持和参加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99月,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积极参与了制定《共同纲领》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79年春,89岁的许德珩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数十年的心愿。

——摘编自牟小东《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许德珩先生》


(1)根据材料,概括许德珩在民主革命时期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许德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
2022-08-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枚一套邮票。两枚邮票均以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装的肖像为主要图案,肖像右侧配有孙先生1924年10月的题词:“今后之 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先生题词时(     
A.正在探寻新的革命道路B.社会风俗发生根本变化
C.国共合作尚未正式形成D.已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
2022-04-15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名人众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给近代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加以描述与纪念,如《天下为公——孙中山》《聂耳的“ 新兴音乐” 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徐悲鸿与他的法国老师们》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名人及其所处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近代某一名人,自拟一个能反映其所处时代或个人特征的书名, 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2-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

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渡江战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莫汉达斯·卡拉姆钱德·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1948),世界东方一大名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甘地的思想和学说,人们通称为甘地主义。甘地主义不仅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而且也是印度独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原则。甘地主义不仅在印度而且在世界特别在亚洲东方一些国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遗产。

——锋均《甘地主义介评一纪念甘地诞生120周年》

材料二非暴力主义是甘地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全部的宗教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和原则。非暴力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原则:(1)爱的原则。即普遍的人类之爱,包括爱自己的敌人。(2)苦行。甘地说:“衡量爱的标准是苦行,而苦行就是自我忍受痛苦”。苦行包括绝食、静默祷告、棍棒刀枪加身毫不抵抗等。(3)文明守法。文明是指对敌人要有一种宽大善意的胸怀;守法是指自觉服从法律(在印度当时就是英印殖民政府的法律)。

——柴俊青《甘地非暴力主义评价问题再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某些与战前不同的重要变化,海军军备竞赛阴云笼罩。1920年12月,美国参议员博拉提出召开各国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会议的建议,1921年,美国国会通过提案要求政府同英、日进行裁军谈判。11月,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美、英、日、法、意等九国的代表聚会华盛顿,纪念停战三周年。12月,裁军会议正式举行,美国总统哈定在开幕词中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们在这里相逢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记录下一个关于世界本性的公开宣言,它经过了战争中战火的洗礼并因为焦虑的结果而变得更加敏感,我寄希望于那种对强调和平保障的理解能使世界安静的努力来减少负担,改善秩序。与会各国对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的裁减舰船的设想反应不一,经过近3个月的激烈讨论,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主力舰总吨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五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主力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舰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其他船未作限制。在裁减陆军方面,因日、法,意等国的坚决反对而无结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析1921-1922年裁军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析1921-1922年裁军会议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

材料一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材料二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释放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人类的贡献。
(2)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谈谈你对原子能的认识?依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