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湾地区因其地缘政治和石油资源的重要性而成为现代世界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美苏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都试图利用该地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战争的爆发、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阿拉伯的变化等国际事件引发了地区持续动荡。为了应对复杂的区域和国际形势变化,1981年,由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和沙特六国联合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旨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加强地区防务和安全合作。在两伊战争中,支持国际组织开展调解,积极呼吁和平解决争端。在海湾战争中,敦促伊拉克军队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支持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行动,有力保护了科威特。

——摘编自安阳《海湾合作委员会处理地区危机的方式与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合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合会成立的意义。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危机之中,救亡的政治思潮纷纷涌现。“省自治和联省自治”成为20世纪初期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其方案是由各省民选省长,制定省宪法,确立省自治,进而通过联省自治谋求全国和平统一。各省军阀纷纷表示拥护省自治,旨在“利用民气,以图自保”。湖南军阀谭延闿首先宣布自治,西南各省军阀相率仿效。资产阶级应军阀之邀参与制宪,或著文立说,各抒己见。章太炎发表文章指出“近世所以治乱者,皆由中央政府权籍过高,……联省自治由本省人充当本省的文武官员,……自无争位攘权之事。”胡适则通过文章提出“军阀权限太多,中央无力制裁军阀。根据省自治的联邦制,……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充分发展其潜势力,来推翻军阀……已经可以成为号召的旗帜了。”1923 年,随着曹锟贿选当上总统,公布《中华民国宪法》,“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破产。

——摘编自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分析“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资产阶级思潮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受到地方军阀拥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思潮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2023-03-17更新 | 21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人们普遍对一战的损失与流血记忆犹新,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表露同情,英国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     
A.法西斯主义的盛行B.反战运动高涨
C.放弃大陆均势政策D.实行绥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8年,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指出,西方文化已度过创造阶段,未来只能是无可挽回的没落:同时代的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猛烈批判欧洲中心市论。这两部著作均引起普遍关注。这折射出(     
A.欧洲衰落已成社会共识B.一战引发欧洲精神危机
C.西方史学研究遭遇瓶颈D.战后欧洲文化破旧立新
2023-02-15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英国对日政策在七七事变后由绥靖政策转变为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但事实上,1938年英国向日本的出口物资中军用物资占17%,其出口总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0.79%,而这期间英国却拒绝向中国提供财政援助。英国的做法是为了(     
A.避免战争形势恶化B.联合美国引火苏联
C.维持亚洲均势局面D.通过妥协保全自身
2023-02-10更新 | 569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2023-02-09更新 | 626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徐光启认识到数学是一门“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学科,便决定与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他与传教士熊三拔翻译《泰西水法》,一边翻译,一边制器。该书雕版之前,其中一些工具已经在农田中开始运用了。徐光启的译书活动(     
A.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B.旨在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彰显了“工商皆本”观念D.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七事变”发生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于7月20日正告日本政府说:“中国政府渴望和平,但蒋介石也有一个他不能放弃的底线。”英国首相张伯伦主张召开国际会议谋求中日停火的途径,但反对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

日本占领北平和天津后,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一步扩大侵略。英国社会各界力量和团体以及个人,多数主张英国改变对日态度。1938年5月7月,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向英国外交部建议,应该援助中国。英国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重开了滇缅路,让抗日物资运送到中国,还给了中国800万英镑的出口贷款。1938年10月16日,丘吉尔在对美国人民的广播中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相信中国人民绝对不会被征服。

       ——据李世安、陈淑荣《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日态度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
2022-12-29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材料   张元济是中国杰出的出版家、实业家。1902年他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以扶助教育为己任,锐意改革,编写适应现代教育的教材,推动了中国当时的教育革新。民国初期,主编出版了以《辞源》为代表的大型汉语词典,开创了中因现代工具书出版的先河;编纂《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为代表的大型古籍丛书,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小说月报》等刊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严复等人所译西书,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商务印书馆打通古今、中西、新旧之间的藩离,为当时与日后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开闭的视野。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时期,使其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

——摘编自《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元济在近代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火箭技术取得非凡的成就,率先研制出实用化的弹道导弹、战争期间,德军发射3000多枚V-2火箭袭击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造成很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新型武器一经发射,飞行时间短,且难以预警和拦截,它因其所具有的巨大军事潜力和战略价值而引起各国的密切关注.在德国战败之际,美苏两国竞相争夺德国火箭技术——专家,火箭、技术资料及相关设备设施。美国军方成功说服“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博士带领400余名纳粹德国科学家和大批技工向美国投降,并加入美国国籍。1961年,苏联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等三人搭乘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登月成功。

——摘编自王芳《苏联对纳粹德国火箭技术的争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争夺德国火箭技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德国火箭技术外溢的影响。
2022-12-14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