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1 . 材料:明朝中后期,驿站成为官员集体腐败的场所。驿站来往官员对驿夫大肆勒索敲诈,百般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就故意将马匹典当、摧残,逼迫驿夫们出钱消灾;官员们来往所凭借的堪合(介绍信),使用之后也不再交还发放机构,他们长期持有,终身使用。驿役成为了“最为民害,情罪可恨”的重役。面对这样的情况,万历三年(1575年),制定了新的《给驿条例》,对驿递制度进行改革:严格规定各驿站、驿力的使用条件,若非公差和军务,皆不得使用;大力消减驿站的供应,对于过往官员,驿站只能提供米粮、蔬菜、烛碳等必需品;撤销合并驿站,减少驿站数目;严格勘合的使用。新的驿递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改革前驿站中广泛存在的弊端和腐败,如勘合的长期使用、过往官员的敲诈勒索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摘编自魏海荣《明中后期驿递制度改革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万历年间驿递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万历年间驿递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2 . 材料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也无穷极不变之法。同时,必须讲求行法之人,同一种法,不同的人去执行,其结果迥异。他还揭露清王朝任人唯私,贤者不得用,用者未必贤,他认为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使贤能之士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魏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主张民主议政,广开言路。鸦片战争中,他积极反对投降路线,认为要“尽得西人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以战胜资本主义的侵略,他也看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对于“不设君位,唯立长官贵族等办理国务”的瑞士,他誉之为“西土桃花源”。

——《论魏源的法治思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源法治思想的内容及其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蔡元培(1868年一一1940年)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1月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他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说:“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沟通文理,废科设系,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40的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据材料,概括蔡元培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说明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