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图示,①处应填的正确史实是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生活方式西化
C.推行文化教育D.向西方学习
2021-05-0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是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极为深远的人物。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形象有着不同的描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1在汉代画像石和壁画上出现最多的是“孔子见老子”。孔子形象的共同点都是侧身像,看不清五官,高大魁梧的身体微前倾,做躬身状。《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一位郑国人描述孔子外貌的侧面描述:除了身高突出外,孔子还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胳膊稍长、额头饱满突出
图示2唐朝吴道子篆刻的《先师孔子行教图》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孔子画像。观察孔子的五官,脸型棱角分明,大额头、大鼻子、长胡子,以及点点龅牙。孔子身材高大魁梧,和汉朝的区别在于,唐朝的孔子变“胖了”
图示3南宋画家马远的《孔子像》,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看到这个或许有人想说:“孔子减肥成功了!”确实,宋朝很多画师创作的孔子像,不再是身材魁梧,都是这样很瘦弱的样子。同时,这一时期孔子的额头也进一步变大,以示充满着智慧
图示4我们现在对外宣传的孔子像,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面部轮廓圆润,不再棱角分明,孔子成了一个很中庸、仁爱的人,几个标志性的特征都还保留了,如大额头和长须

材料二 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孔子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庄子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失败),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种做法)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韩非子

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朱熹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李贽


(1)请分别对图1、图2、图3、图4孔子的形象特点作出合理历史解释。(每幅图对一项特点作出解释即可)
(2)指出庄子和韩非子对待孔子的相同点,并结合两人各自的主张加以说明。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待孔子的不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暑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次大会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两大基本原则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四图示和所学,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成。
2021-06-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会大厦中,悬挂着四幅美国历史油画。

A《签订独立宣言》

B《登陆的哥伦布》

C《康沃利斯在约克镇投降》

D《朝圣者登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开辟)》


(1)对四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材料二   图示。



(2)依据材料二对图示进行解读。

材料三   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其中,第十层内壁上,是中国赠送的汉字碑文: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3)将材料三碑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碑文原文

相应事件及作用

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起义)
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与英国断绝一切隶属关系和政治联系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材料四   林肯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出这场战争爆发的焦点以及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2020-10-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孔子是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极为深远的人物。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形象有着不同的描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请对图1、图2、图3孔子的形象特点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依据以上材料,能确认一个真实的孔子相貌吗?请结合图示4,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孔子相貌的问题。
2020-07-02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展开的。对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       )
A.《凡尔赛和约》规定①区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
B.②国家在一战后诞生且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C.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在③城市遇刺身亡
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④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
7 . 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图二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3)图三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又是如何体现的?
10 . 下列三幅图示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大国结盟威胁和平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D.“冷战”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