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晋之故封,太行持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而侯之都居,大夫之邑建焉……以稼则硕,以植则茂,以牧则蕃,以畜则庶,而人用是富,而邦以之阜。

注∶大陆为大陆泽,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

晋献公娶大戎狐姬、小戎子、骊姬姐妹;任命狐突(白狄)为大夫;灭骊戎、耿国、虞国、虢国等,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流亡期间多年居于狄国,娶赤狄之女;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开创百年霸业。
晋襄公史家称其“一是北伐人,二是南略楚国,三是东征卫国,四是西征秦国,五是重组六卿。”曾任命狐射姑(贾季)担任中军将。
晋成公与郑国结盟,多次援救郑国;联合白狄打败秦国,俘虏秦国将领。
晋景公柳梦之战、颖北之战击败楚军,邺之战被楚国打败灭赤狄潞氏、留吁、铎辰等;与众狄楷函会盟;公元前583年攻入楚国。
晋悼公重用吕相、士纺等人,惩乱任贤推行“和戎狄”的策略,无终之君向晋悼公“纳虎豹之皮”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
晋平公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公元前541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太原),占有太原盆地。
晋顷公时期赵简子(赵鞅)娶狄女,推行田亩制和田赋制度改革,六卿逐渐壮大赵简子、范献子将“刑书”铭铸于鼎上,史称“铸刑鼎”。
晋出公时期赵襄子娶西戎崆峒氏女公元前458年赵襄子杀代王,平代地韩、赵、魏三卿完全架空国君之位,晋出公客死他乡。
(1)阅读理解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两个核心词。运用相关知识,阐释你的理由。

20世纪30~50年代,中国的乡村发生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巨大变化,传统乡村固有的以分家析产和土地买卖为主导的地权分配被打破。

以下资料是来自山西兴县七村全面抗战爆发前(1936年)、抗战中(1942年)和开展土地改革后(1947年)的相关数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历史发展进程为以上三幅示意图排序,并说明理由。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储量、生产、外调大省。上世纪末山西正处于“放开搞活”迅猛发展阶段。1992年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江泽民主席在接见出席《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的国际友人时也指出∶“中国政府有决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今,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的大同,以光伏发电高端产业链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以“上不露天、下不落地”的全封闭式运营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2019年大同获得“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美丽城市”称号。从“煤都黑”到“大同蓝”,大同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参照。



(3)以“大同蓝”为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2 .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和自由。结合所学,按照时间先后对签署于下列地点的联合行动文件进行排序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八柱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力中枢,下表反映的是不同文献对八位柱国大将军排序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周书》(唐代)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文献通考》(宋代)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资治通鉴》(宋代)宇文泰、元欣、李弼、李虎、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A.《周书》距离当时最近,可信度最高
B.八柱国人员组成基本上可以确定
C.文献记载不同,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D.文献记载比较随意,不足为信
4 . 每一时期的漫画可生动反映人们对当时国际或地区政治局势的看法,下列几幅漫画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2018-12-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容闳,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在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回忆:

(我的老朋友丁日昌)被任命为江苏省巡抚……我数次去拜访他,讨论我的教育计划,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草拟了四条提议呈递给丁巡抚,由他转递给在北京的相国文祥。提议如下:

第一条提议是筹建一间股份制船舶公司,不允许外国人成为该公司的股东。这是一间纯粹是中国人的公司,由中国人独立管理和经营。

第二条提议是政府挑选派遣中国青年到国外接受彻底的教育,为国家储备人才。该计划预期先派遣120名学童作为试验,这120名学童会被分成四期,每期30名学童,每年派遣一期,他们会有15年的时间去完成学业,学童的平均年龄会在12到14岁之间。如果第一和第二期取得成功,计划将会继续进行。在美国时,中国的老师会教导他们中文知识。需要任命两名专员来负责整个计划,政府从上海关税中拨出一定的款项来维持这个派遣计划。

第三条建议是说服政府开采矿产资源,而这也会间接引发铁路的需求,可以利用铁路将矿产由内地运往港口。

第四条提议:我密切关注着外国列强侵犯中国的主权。……不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禁止任何宗教派别对叛教徒行使任何的司法审判权。

我认真地写下了这四条提议,将它们呈交给丁巡抚,再由他转递到北京。

四条提议中,第二条提议我投入了全部心血,……在我的中文老师的建议下……在排序整理的时候,我将它放在了第二位。……两个月后,得到北京的消息,文祥的母亲刚刚逝世,而根据中国的法律和传统,他必须要卸下官职,居丧27个月,不处理任何公共事务。这个消息给我的教育计划蒙上了一层阴云。不久文祥逝世了……我更加心情沮丧。——《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第十六章我努力完成我的教育计划,作为我对中国永恒之爱的表达,这也是在我脑海中中国改革和复兴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随着教育委员会的突然撤销,和召回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锋的120名留学生,我的教育事业也宣告终结。

——《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序言


(1)容闳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他的教育计划的?
(2)其第一、三条建议有没有被采纳?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容闳教育计划的看法。
2019-08-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