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国家统一与安定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C.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为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2 . 下列不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是
A.推动埃及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B.改革性质为封建改革
C.改革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D.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特使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教会阻挠德意志的统一
C.罗马教廷对德意志采取高压政策
D.德意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5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
①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④鲜卑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04-1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
A.齐国B.魏国C.秦国D.赵国
2018-04-10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梭伦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A.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
C.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D.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