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历史人物的“是与非”。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他们的历史行为和社会行为为根本,在具体的历史坐标中定位、衡量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时代大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环球网时评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


材料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受封建正统主义历史观的影响,曹操长期被当作“奸臣”的代表而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郭沫若、翦伯赞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新评价曹操,对其给予了应有的客观评价。

——摘编自李丞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


200811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确证: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这就为客观评价慈禧及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提供了确凿的事实基础。

——摘编自黄金凤《评价历史人物的若干原则》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认识到了历史人物评价受所处时代与阶级影响,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研究的状况紧密相联。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傅斯年在1928年史语所创立伊始,发表著名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说道:“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站在科学的立场,历史学必须建立在对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在理论上、思想上树立了史料意识,现代历史学的发展也就得到了一个重要保障。正是因此,“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成为现代学术史上一句斩钉截铁的名言。傅斯年也在其他场合反复说到这个话题,例如:

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史料论略》)

历史这个东西,不是抽象,不是空谈……历史的对象是史料。离开史料,也许可以成为很好的哲学与文学,究其实与历史无关。(《考古学的新方法》)

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史学方法导论》)

——摘编自罗新《一切史料都是史学》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观点,需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19-09-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17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

他在亚当.斯密区分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直接施于商品上的劳动,那些为了协助这种劳动而施于器具、工具和建筑物上的劳动也影响着商品的价值。关于对外贸易,他通过比较英、葡两国各具成本优势的产品,指出每个国家都集中力量生产对本国来说成本比较低的产品,那么这两个国家的财富都会得到增长。因此,国际之间的商品交换不应受到限制。至于价值分配,地主阶级因占有土地而得到“地租”,资本家阶级占有资本而获得“利润”,工人阶级则拥有自己劳动得到的“工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对立、此消彼长的。马克思在李嘉图经济理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称其学说“严峻地总括了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典型的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的观点”。

——摘编自王一帆《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卫.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主要主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商鞅变法运动开始之后,由于其行动与理论的独特性,引起了学者与政治家的强烈关注。其后随着社会实践与文明程度的发展,学界更是把它作为法家治世的一种典型符号象征,进行了深入而又持续的研究。

从变法开始直至今日,对于商鞅变法性质的评判,从价值维度上可粗略地划分为四类不同的认知:第一类,传统法家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积极肯定商鞅变法理论与实践,《商君书》《韩非子》等基本可以划归为这一类;第二类,传统儒家、道家、杂家等“背道刻暴派”的评判,即以道德为依据对商鞅变法持强烈批判态度,如荀子称商鞅为“盗兵”,孟子批评商鞅“强战”,等等;第三类,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如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等;第四类,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阶级服务派”的评判,主张商鞅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的要求,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其中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

——摘编自王云鹤《商鞅变法若干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任选一类关于商鞅变法性质的评判,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2021-03-12更新 | 86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6-11-27更新 | 40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