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城市建筑体系,主要包括影响广泛的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以及东亚建筑。此外还有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与东南亚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


——摘编自杨昌鸣、曹昌智主编《中外建筑简史》


世界文化名城遗留下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选择材料中的一处建筑,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以建筑名称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前,统治者多尊崇周公。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周公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孔子的地位是不断上升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与周公相同;但周公是王室贵族,孔子不是。可见,在太史公心目中,孔子与周公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材料二   唐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加封(部分)

朝代

加封

宋朝

加谥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

元朝

加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皇帝亲题“万世师表”献于孔庙

——以上材料均据张岂之《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围绕材料中任意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岱生平(部分)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张岱生于浙江绍兴书香门第,少年时天赋过人,工书善对,出口成章,被称为“今之江淹”。
成年后的张岱轻佻狂放,悠游于市井之间,流连于山水之侧,斗鸡走狗,走马观花,期间也写下大量的诗作。
崇祯八年(1635 年),张岱在乡试中因文章格式不符规定(八股文)而落榜;于是撰《跋张子省试牍三则》,讽刺考官不能选拔良才,从此绝意仕途,专心写作。
明亡后,张岱隐居不仕,潜心著述,著有散文集《陶庵梦忆》和纪传体明史著作《石置书》《石匮书后集》等。
康熙四年(1665 年),张岱撰写《自为墓志铭》,体现出保持气节而自持,心态达观却又深深无奈之情。
晚年著《于越三不朽图赞》,从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明代绍兴府八县一百余人进行了褒扬。康熙十九年(1680 年)年底去世,享年84岁。

——摘编自韩金佑 《张岱年谱》 等

材料二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为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摘编自张岱《自为墓志铭》


结合以上材料,对张岱的人生历程进行阐释,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大变局,是指一个长时期的跨度,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百年大变局,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大视野,有谋略。“大变局”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总的特点是: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的世界大变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31更新 | 443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上半叶美俄(苏)关系大事记


﹣﹣摘编自马燕、鲁东海《以“历史的合力论”理解美苏冷战的起源》、陈从阳《经济因素在美苏建交和美中建交中的作用比较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上半叶美俄(苏)关系演变的理解。
2023-0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车厢

材料

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191811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在19406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

1950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201811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0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


——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1)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对我们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9-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材料二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欧洲看来很可能会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但后来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相反,尽管欧洲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势力相对地衰落了,但它的文化却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横扫整个世界。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限,结合不同国家的实例分别阐述三种维度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解释。
2022-12-2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的救国之路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868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
1892年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2年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04年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1905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
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强调要把学校建成健全的国民的学校。他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1915年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是通过此组织的帮助在法国留学。
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蔡元培撰写个人简介。(要求:充分利用历史年表,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人物进行分析、综合,在时代与个人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读)
2023-12-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奠基人,周恩来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经盛鸿著《詹天佑评传》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周恩来对詹天佑评价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