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350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此书
A.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实用的特点
B.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奠定了中国古代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3 . “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与了”,俄国农民获得这些“人”的权利是在
A.明治维新时期B.十月革命期间
C.南北战争时期D.农奴制改革期间
4 .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2022-01-10更新 | 856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2021-12-27更新 | 1188次组卷 | 7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玄宗即位之初,在姚崇、宋景等贤相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贷。将唐初的地方十道,改成比较固定的行政机构,为了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的设置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宗教上:为了稳定统治,玄宗下令淘汰僧尼,勒令两成僧尼还俗。玄宗还下令禁建新寺、禁铸佛像和抄写佛经等。税制上:封户的租庸调由政府统一征用,封家在京城或者州治领取,不得向封户强索或放高利贷,减轻了封户的负担。军事上:改寓兵于农的府兵制为雇佣兵制等。

——摘编自徐达为《论唐玄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改革的影响。
2021-10-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由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致使双方矛盾加剧。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预下(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摘编自肖璞《科索沃战争告诉世界什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的起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的危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9年薛福成在《筹洋刍议》中,特别强调中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以及协定关税三项对中国危害深重,强调应坚决抵制新的不平等条约,修订过去已经签订了的不平等条约;他认为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觊觎中国领土的沙俄和日本,强调中国应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西方各国改善关系,并援助朝鲜、越南等国使之成为坚强的邻邦,同时中国也必须加强边防、海防;他认为中国必须振兴工商业,强调发展运输业、发展农业、发展工业是振兴工商业的三个要端;他指出变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强调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很多方面需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取西方器数之学使中国实现富强,从而使中国不受列强的蔑视和宰割。

——摘编自易春秋《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薛福成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思想主张的特点。
2021-10-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严复认为:治民之刑法,国人早已有之;治官之宪法则是我国所旧无。而控制和规范执政者和政府的根本大法,就是宪法。立宪政体中,政府尤其要守法,“其所守所由,草苹大经,必不可畔者斯为宪法,惟专制无之”。而要求执政者和政府谨守宪法和法律,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体制,因此,立宪要求政府遵宪守法,对国人来说,这不仅涉及政体的改变,也涉及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那么,如何使执政者及政府守法?这要求确认人民主权者的地位,确立保障基本人权的立宪宗旨。只有确保基本人权的不可侵犯,才能建立起有效“治官”的法治。他还指出:“立宪之国,最重造律之权,有所变更创垂,必经数十百人之详议。议定而后呈之国主,而准驳之。此其法之所以无苟且,而下令常如流。

——摘编自《严复的宪政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的宪政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宪政构想的历史意义。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工业革命进行较晚,德国工人运动也比英法两国稍为逊色。……(1844年)6,西里西亚织工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西里西亚为德国纺织中心,织工们深受工厂主的剥削,生存状况极为恶劣。织工们自编了“血腥的屠杀”这首歌,控诉工厂主“榨尽穷人血汗”,“剥掉穷人最后一件衬衣”的罪行。64,5000名工人唱着这首歌为争取生存权而奋起抗争,要求增加工资。遭到工厂主拒绝后,示威变成了起义,起义织工捣毁厂房机器以及工厂主的住宅。焚毁票据账册。66,政府调动军队将起义镇压下去,11名起义者殉难,24名重伤,150名织工被捕,并受判刑和鞭答。

材料二德意志的统一带来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和工人动的大规模开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指导下,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工人的政治积极性空前高涨,罢工斗争遍及全国,德意志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1875,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党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在哥达召开统一代表大会,结束分裂局面,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877,社会民主工党有25个地方组织,4万党员。仅25个中央工会组织就拥有会员50万、报刊56种、订阅60万。这一年帝国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工党装得的选票从1874年的17万张、6个议帝上升至近50万张、12个议席,柏林近40%的民投了社会民主党的票。

——上述材料均摘自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从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末,德国工人运动的斗争手段有何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
2021-10-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