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逐渐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后,一战爆发。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源于(     
A.巴尔干地区矛盾尖锐B.欧洲列强形成了不同利益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的刺激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选做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铁托是南斯拉夫著名领导人。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在他的带领下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进行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并努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下两则材料是中国在不同时期对铁托改革的评价。

材料一       铁托集团在经济问题上采取了同社会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的路线……他们公开宣称农业集体化在南斯拉夫是行不通的,废除了农产品的计划收购制度,导致农村资本主义势力迅速泛滥……铁托集团推行所谓“工人自治”,鼓励市场自由竞争完全脱离了社会主义经济轨道……在国际上,铁托集团卖力地充当美帝国主义反革命的同盟军……赫鲁晓夫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实际上都以铁托为师,沿着错误道路滑下去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编辑部《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么》,1963年9月

材料二       1978年,中共中央派出高规格考察团访问南斯拉夫。考察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生活十分富足,人均收入和肉蛋奶消费量居东欧国家前列,许多家庭拥有自己的私人汽车。随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南斯拉夫的热潮。南斯拉夫农工商联合体、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引进外资的做法,都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还通过对南斯拉夫的考察进一步思索市场与国家控制之间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孔瑞雪《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则材料对铁托改革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评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7-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选做2——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7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试爆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日本仍在亚太地区顽抗,美军在硫磺岛、冲绳岛战役中遭受了惨重损失。根据专家评估,如果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将可能付出几十万士兵伤亡的沉重代价,战争将持续到1946年。新任的代总统杜鲁门决心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945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故意在斯大林面前炫耀称自己有了一种“大威力炸弹”。194586日,一架B-29重型轰炸机对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当场造成数万人死伤,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核爆和后续辐射疾病造成的死伤人员总数接近20万。89日,另一枚原子弹在长崎上空变为了耀眼的蘑菇云。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残酷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美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凭借核垄断地位,肆意向对手挥舞“核大棒”。

——摘编自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本进行核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进行核轰炸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选做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材料       汉武帝初年,随着经济发展,一大批大工商业主崛起,实力雄厚。汉武帝对这些巨商非常反感,认为商人都是些见利忘义之徒,不愿与国家共克时艰。多年对匈奴的征战消耗巨大,国库早已空虚,汉武帝最终在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颁布了告缗令。

所谓告缗,是指鼓励民众举报商人的偷税漏税行为。告缗令规定,凡瞒报收入的商人一经查实即查抄全部财产,其中一半归入国库,一半奖励举报有功者。一时间告发商人成为社会风潮,甚至成为普通百姓的一条生财之道。经过近10年的告缗,全国富商大部分已被消灭。

《汉书·食货志》称朝廷通过告缗“得民财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但民间商业在如此残酷的打击下被摧毁殆尽,市场凋零。告缗制度由一开始针对富商,很快扩大到几乎全部的商人阶层和有产者,最终导致稍有积蓄的家庭都被波及。社会上告密、诬陷成风,诚信沦丧。告缗令成为酿成汉武帝末年巨大社会危机的诱因之一。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颁布告缗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告缗令产生的影响。
2022-07-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晏阳初(18901990),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早年接受私塾教育,后留学美国耶鲁大学。1917年,晏阳初到一战前线从事华工服务,为他们办汉文班,编《驻法华工周报》,由此走上了平民教育之路。1922年,晏阳初在长沙、武汉等地组织大规模的市民识字运动,毛泽东曾做过这场运动的义务教员。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正式成立,晏阳初被聘任为总干事。1929年,晏阳初到河北定县主持全面改革农村教育与建设的研究与实验,在这场实践中产生了“定县主义”和“定县精神”。1936年,晏阳初又应湖南省政府之请,创建衡山试验县。全面抗战爆发后,晏阳初组织“农民抗战教育团”,并将乡村改造实验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川渝地区。1941年,他在重庆歇马场建立的乡村建设育才学院为抗战时期的乡村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摘编自钱理群《志愿者文化丛书·晏阳初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晏阳初对中国近代教育和乡村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晏阳初做出贡献的条件。
2022-07-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说:“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东方自古重精神文明的传统或许可以补救西方过度崇拜物质文明的观念。谁又敢说,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善尽美的代议政治,今日竟会从墙角上筑筑动摇起来”。这反映了当时(     
A.维新思想家坚持中体西用主张
B.战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C.欧洲文明中心论在全世界破产
D.经济危机后对苏联模式的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中宣称:“由于古人认为在研究自然事物时力学最为重要,而今人则舍弃其实体形状和隐蔽性质而力图以数学定律说明自然现象,因此我在这本书中,也致力于用数学来探讨有关的哲学问题,”据此可知,牛顿(     
A.试图说明人类社会进化规律B.注重对古代力学成果的传承
C.假借科学之名传播启蒙思想D.强调数学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2022-07-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材料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入主白宫时,中东国家普遍存在反西方的民族主义情绪,苏联也增加了在中东地区的活动。195472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名为《美国在近东(中东)的目标和政策》的文件,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中东政策的确立。该文件指出,对西方利益的威胁主要来自中东国家“严重的动荡、反西方的民族主义和阿以之间的敌对关系”。为此,要在政治和心理方面,让阿拉伯人意识到“苏联共产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共产党无神论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敌人”;同时,要求阿拉伯国家接受以色列存在的事实,并达成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这需要美国平衡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组建中东地区的集体防卫组织,并构建起一个能够抵御苏联入侵的地区军事联盟。

——摘编自薛丹、郭永虎《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叙利亚政策新探(19541957)》


(1)根据材料,概括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海湾战争等为标志,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战争舞台。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制定了周密的空中打击计划。其空中作战的首要目标就是领导机构和与之相关的设施。包括领导指挥设施、发电设施、电信和枢纽等。多国部队认为伊拉克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民用电视和无线电台的设施改为指挥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备用系统,并利用它们作为宣传的主要媒介。因此,这些设施也遭到了打击。海湾战争中“爱国者”与“飞毛腿”多次进行对攻战,“爱国者”系统的核心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雷达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对100个目标的搜索、跟踪、识别、干扰以及对导弹的中段指令制导和跟踪目标的末制导,而“飞毛腿”在发射后按预定轨道飞行,不受信息系统的实时控制,从而在对攻中多次败北。

——摘编自王凯东《信息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现代信息化战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梦龙(15271602年),北直隶真定人,明代名臣,“素具精练之才”。1563年,黄河决口沛县,朝廷使梁梦龙为河南副使,总领河务。其在治河过程中,“考箕诲钟,与卒同力,昼不敢庐,夜枕帻席衣而处河上”。又适逢大暑,瘟疫流行,梁梦龙便拿出自己的俸禄为得病的百姓买药,“饮诸役徒,活数万人”。1570年,梁梦龙巡抚山东,“齐鲁之间晏然”。梁梦龙巡抚河南时,值河南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梁梦龙精心治理下,农民起义销声匿迹,还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1577年,梁梦龙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在任期间,简军实,修马政,筑城堡,谨烽,慎择将领,军势大振。此外,梁梦龙对史学也有一定贡献。《史要编》是梁梦龙在近二十年的广泛搜读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它收录了历代史著的序、跋、表共115篇,包括正史三卷,编年三卷,杂史三卷,史评一卷。

——摘编自《明史·梁梦龙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梦龙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梦龙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