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尚书·周书》记载周公东征声称:“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周公的这种做法旨在(       
A.为伐商制造舆论以笼络民心B.利用占卜欺骗民众
C.利用迷信手段证明商朝必亡D.表明伐商并非自愿
2023-1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早期的殷遗墓葬中,铜器的形制大多具有浓厚的商代遗风,出土铜器所见酒器、食器大致相等,既有商礼重酒,同时又有周礼重食的特点。在西周晚期的殷遗后裔的墓葬中,器物组合具有明显的重食特点,代表商文化的饮酒器基本消失。这反映出(     
A.西周继承发展了殷商文化B.中华文明多元性凸显
C.西周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D.分封制推动文化认同
2023-11-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商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货币——贝币,其流通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巴蜀地区,北至内蒙古,东北至辽宁一带,南至江西、湖南。据此可知,商代(     
A.长途贸易比较繁荣B.营商环境较为宽松
C.区域经济发展平衡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考古发掘,湖南澧水、沅水下游区的商时期遗存陶器群中以鼎、釜、高领罐和碗形豆等本地因素占主导地位,而鬲、簋、假腹豆等典型商文化因素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华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B.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中国已迈人阶级社会的大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南安阳的商朝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经考古鉴定,其原料有来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据此可知(     
A.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B.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D.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2023-09-09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孤证不立,据此判断下表历史记录中,最可信的信息是(       

史料

出处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zhao),岁鼎(最吉利时候),克昏夙(木星上中天的天象),有(拥有)商……

利簋铭文

时甲子昧爽(天蒙蒙亮),王朝(zhao)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曰:“…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
A.交战的地点B.交战的时间C.战争的规模D.交战的结果
7 . 周人的青铜器一改商人青铜器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使得青铜器“鬼气”变淡。此外,周人的青铜器重心偏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审美观念的萌发B.人文意识的发展
C.冶铁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瓦解
8 . 有学者认为,已知中国年代最早的铜器出现在黄河流域,但在夏、商、周三朝统治的黄河流域地区内至今不曾发现当时已经开采的铜矿,长江中下游则接二连三地发现了古铜矿遗址。他意在说明(       
A.不同区域文明存在交流B.黄河流域铜器铸造技术高超
C.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发展D.铜器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9 . 2023年2月23日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联合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共同策划的“商邑金戈——盘龙城青铜文明展”在洛阳揭幕。黄陂盘龙城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先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墓葬,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大量中原文化特色的文物。盘龙城遗址(     
A.折射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点B.体现出商王朝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反映了商朝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展D.体现出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0 . 商代青铜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铜(当时称为“金”)。为了获取南方的铜,商王武丁进行南征,“奋伐荆楚”,由楚入赣,开辟了一条“俘金”路线。据此推知,“俘金”路线的开辟(     
A.开启了多元一体文明历程B.有利于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C.加速了商王朝统治的崩溃D.旨在拓展商王朝统治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