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2017-11-17更新 | 49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B.确立于夏商时代
C.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其基本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4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D.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2017-10-30更新 | 94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讲到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诸侯反叛,杀了幽王,拥立宜臼,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正当理由是
A.周幽王的荒唐
B.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C.周王室的衰微
D.周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2017-10-23更新 | 407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类别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卿大夫的都城
城墙高度九雉(雉为一尺)七雉五雉
南北向道路宽度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宽七轨宽五轨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B.建筑规划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2017-10-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8 . 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
B.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
C.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
D.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9 .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被分封到全国各地。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
A.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
C.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2017-07-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