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周礼·大宗伯》中记载朝觐盟会诸侯见天子分为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虽然时间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大政。周朝定期朝觐反映了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集体商讨国家大事开始出现
C.诸侯朝见有利于周王集权D.西周礼乐制度开始全面形成
2 . 西周分封制下,在回答何以治国时,齐国太公望“尊贤尚功”、周公旦则强调“亲亲上恩”,各受封诸侯国因地制宜,视俗立法,形成鲁有“周公之藉”,楚有“僕区之法”,晋有“被庐之法”的局面,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有机统一B.周核心价值的异化现象
C.地域差异对王权的巨大冲击D.分封制的固有弊端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礼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这里强调"礼"具有
A.约定俗成的特征B.协调社会的功能C.宗教仪式的性质D.明辨是非的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5 . 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均为有土之君,每一个受封者政治上不仅保持相对独立,而且对自己的封土实行独立管理。这反映了西周
A.天子已巩固天下共主地位B.宗法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C.尚未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D.已经形成了大一统政权
2022-0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左传》记载:如果宗子身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是春秋中期流行的一种补充的继承办法。这反映出,当时
A.制度发展以巩固宗族B.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C.墨家尚贤主张的传播D.贵族间不断发生内乱
2022-01-09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5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一种治理模式都包含了自身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操作体系。在早期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提出了多种理论形态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儒家模式、道家模式和法家模式。此后,理论形态的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治理实践中走向了融合,逐步生成了“辩证统一”的治理模式。它内在地包含了“礼法合治”“德法并用”“人法兼重”“君臣共治”等多样化的、辩证融通的治理方式。传统治理模式中包含了诸多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治理资源,“保民而王”的价值理念、“无为而治”的大道之治、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及“人法兼重”等多种治理资源,都可以在现代转化中实现自身的历史价值。

——摘编自武树臣、武建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及其现代转化》


结合材料,围绕“中国传统治理模式”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不得照搬材料原话。)
2022-01-03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8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就有了国家性的典礼,像祭天、祭山川等。仪礼有严格规则,有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的秩序。这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由来B.家国一体的实质
C.儒法之争的根源D.道德形成的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人常用“文”、“淑”、“皇”、“丕显”、“景”、“穆穆翼翼”、“严在上”、“烈”等词汇来描述“有德行,又有威仪,可谓无限完美”的先祖形象。这一做法
A.证明取代殷商的合理B.建构了周人的礼乐制度
C.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D.凝聚了宗族的价值认同
10 . 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是极郑重的,手续是极严格的。受封者不仅始封时要经过极严格的手续,而且新君继位后,还要“再受命”“再册封”,否则,这一世族和王室疏远了,必然会没落。该学者认为,西周的分封制
A.孕育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B.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域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