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1 . 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主要表明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B.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2 .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侯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B.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
C.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D.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说“夫立法作程,未有不弊之者,固在度其为患之长短耳。政在列国也,其初有维城磐石之固,其末有下堂中肩之辱。远则万国屠灭,近则鼎峙战争,所谓其患也长。”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度初期利于国家安定
B.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
C.分封制度后期造成分裂动荡
D.应从长远角度考察制度得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学家钱穆解释“宰相”由来:“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宰就是掌管杀牛祭祖的。”到了秦汉,家宰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宰相的由来,反映了
A.古代贵族家庭十分重视迷信活动B.皇权和相权之争是封建时代的顽疾
C.宗法制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祭祀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消失
5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6 . 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同姓不婚制度,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此后历朝历代也都禁止通行婚嫁。西周确立的同姓不婚制度主要是以下哪一制度在文化上的反应
A.分封制B.井田制C.奴隶制D.宗法制
2016-11-18更新 | 9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