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左传·昭公七年》载楚国申无宇的话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臣,谁非君臣。”唐代柳宗元指出:“封建非圣人意,势也。”据此可知,分封制(     
A.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B.采取分土而治是当时的形势使然
C.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     
A.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C.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
D.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均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问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2024-03-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67次组卷 | 7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经•商颂》中记载:“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阿衡:王的监护官),而西周成王时也出现了“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的现象(师、保均为周官,掌西周军政大权;尹:治理)。材料表明商周时期(     
A.形成了王与诸臣共治天下局面B.最高统治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
C.治国实践孕育着中央集权思想D.权力的分配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       
A.官僚体系最终形成B.原始农业初步发展C.早期民本思想出现D.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024-02-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西周诸侯国经由天子“授民授疆土”而建立,诸侯国居民由周人、殷人旧族和当地土著构成,各封国内原属于不同族属的社会成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杂居。这表明分封制(     
A.继承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有利于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C.维护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D.减少了贵族内部利益冲突
2024-02-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B

下图为西周克盉,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

铭文节选:王曰:“太保(召公),……大封乃享(供享),令(命)克(召公长子)侯于厦(燕)。


后武王封之(召公)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亦以元子(嫡长子)就封。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材料中的两则史料,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A 属于_______史料,B属于_______史料。阅读史料,写出它们所共同反映的史实_______。结合所学,指出其所体现的西周政治制度及影响_______

材料二: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蕴含的政治智慧。

材料三:



(3)从材料三的史事中提炼两个主题,每个主题运用材料中的三则史事进行简要说明。
2024-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这反映了西周封建的实行(     
A.核心是神权政治B.源自于自然风土民情
C.基础是宗法制度D.具有天下一家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记·曲礼下》中对于西周祭祀礼仪有记载: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这反映出西周(     
A.注重维护和规范等级秩序B.祭祖习俗十分盛行
C.人们的人文意识渐趋加强D.周王牢固掌控地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