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就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个重要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历史观,而且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张海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请就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代统治者称颂尧舜禹的统治,启用出身微贱者,提倡国人议政,保留地方自治的乡治、众议的乡校。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     
A.推崇儒家民本思想B.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
C.突破宗法血缘束缚D.以复古作为政治目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一方面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和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为亲贵合一的裙带作风。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     
A.宗族关系成为执政的基础B.君主专制的本质是贵族政治
C.深受“家天下”观念的影响D.治国理念严格遵循儒家伦理
2024-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2023-12-29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分封制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但也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地方分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集权色彩。他会运用以下哪一史料(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礼制”的确立与完善(       
A.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B.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
C.消弭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这一过程体现了(     
伯(排行)→伯(获得官职)→伯(爵称)
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主
2023-11-06更新 | 43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四   观察下面三幅图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四指出每一幅图反映了当时中国何种政治制度,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由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来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些新建的基地成为地域性的次级“统治中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冲击贵族血缘政治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利于形成层层拱卫D.具有监临督察的特点
2023-09-01更新 | 58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28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