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有一座泰伯庙(又名至德庙),是奉祀古吴国始祖泰伯的祠庙。这座祠庙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古代政治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
2 .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可知,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3 .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9-10-12更新 | 390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年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邦建国
B.兼并战争
C.铁犁牛耕
D.礼崩乐坏
6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019-04-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A.西周的统治覆盖长江流域
B.西周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
C.西周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
D.西周在全国推行世袭制
2019-03-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禅让制
2019-02-03更新 | 39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时间职位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内阁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作用。
2019-02-03更新 | 793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份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4次组卷 | 71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年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