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春秋时期的鲁国、晋国以及南方的楚国,存在着“一继一及”的传子、传弟相结合,以及立弟、立幼的制度。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曰:在鲁国“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制度遭到破坏B.分封制最终得以确立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爵位的传承方式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需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周王室手中D.必须严格地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3-01-04更新 | 64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宗法制度下,西周的政治体制其实就是一种由天下到诸侯国,由诸侯国到家的政治体系。这反映出当时的国家治理特点是(     
A.君主专制B.政教合一C.家国同构D.垂直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朝的国家外部表现形式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同盟,周朝实行分封制,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由“方国联盟”到“众星拱月”表明(     
A.大一统局面初步形成B.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更紧密
C.王朝版图急剧地扩张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为有力
6 . 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
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8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西周(     
A.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C.解决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22-10-30更新 | 69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