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4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2 . 下图所示为出土于陕西宝鸡的国宝级文物——何尊内的铭文,其中内容包括周武王灭商后准备“宅兹中国”的计划・铭文中的”中国”最有可能是指
A.华夏族发源地B.都城及王畿周围
C.黄河中游地区D.天下的中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5年,山西侯马市出土了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记载的《侯马盟书》,出现了要求宣誓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据统计,出土的文物有500件之多,其中人事方面的内容大大超过诅咒、卜筮;参盟人有152人之众,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现象。这种现象

A.推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出现
B.体现了“重民轻天”观念开始产生
C.晋国分封制的瓦解
D.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
4 . 考古发掘一座先秦墓葬时发现了用九个鼎随葬的情况。根据周礼,只有天子可用九鼎,但是根据出土的其他文物断定它决非周天子墓葬。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社会剩余劳动产品更加丰富
C.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B.诸侯国君墓葬C.士大夫墓葬D.士的墓葬
6 .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
A.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
B.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
C.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
D.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
7 . 197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使陪葬品丰富
B.统治者追求物质享受
C.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诸侯王代行周天子权力
2017-12-20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人教版历史试题(B卷)
8 .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
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
2017-08-29更新 | 2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