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诗经》中有大量诗歌提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作物,其中,麦主要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种植;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菽在陕西比较多见种植。这说明,商周时期(     
A.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区域农业特征显现
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D.重农政策得以贯彻
2 . 周武王曾规定农民自己开荒种地,每户如能收获粮食36000斤以上者,可以免除其戍边的徭役……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官府开始修建地面粮仓,在粮仓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上已经制定了简单的制度。材料反映出西周
A.赋役制度逐渐被废除B.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3 . 据考古发现,商代以“人虎”这一特殊纹饰为主题的青铜器物,广泛分布于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这可以说明当时
A.文化认同的增强B.冶铸技术的传播C.审美水平的提升D.等级观念的强化
2022-03-24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辽宁地区专用 )
4 . 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A.体现了中央集权需要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022-02-01更新 | 110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的青铜器上,凤鸟纹被广泛使用。春秋战国时,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宴乐、弋射、采桑等题材,许多用品都以此类纹饰作为装饰。青铜器上纹饰的变化,表明西周至战国时期
A.人文意识增强B.小农经济形成C.社会秩序动荡D.礼乐等级崩坏
6 . 中国至春秋时期,在井田制下,“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实质上反映了井田制
A.导致了土地兼并B.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C.限制了人身自由D.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