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023-05-08更新 | 72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诗经·周颂》记载:“噫嘻成王,既昭假(招请先公先王)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畯发尔梠(农具),终(土地单位)三十里。亦服(配合)尔耕,十千维耦”。这表明西周时期(     
A.祖先崇拜的意识增强B.农民为贵族集体耕作
C.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D.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
3 . 1975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了西周青铜重器“裘卫四器”,其铭文记载有如下内容
穆王廿七年卫笈卫接受周王召见并得赏赐
恭王三年卫盔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与矩伯换取十三田
恭王五年卫鼎裘卫与厉划定地界
恭王九年卫鼎裘卫用车马装备与矩伯交换林地

这些记载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
A.土地国有制度的松动B.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C.民间商品经济的发达D.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4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04次组卷 | 82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买)”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