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C.土地国有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
2 . 商人的青铜器具有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而周人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青铜器重心更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商代兽面纹铜钺          图2   西周马形尊
A.礼乐制度的形成B.人文意识的增强C.冶铁工艺的进步D.生产方式的变化
3 .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A.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
C.社会转型推动农业发展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
2023-03-23更新 | 1007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诗经》中有大量诗歌提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作物,其中,麦主要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种植;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菽在陕西比较多见种植。这说明,商周时期(     
A.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区域农业特征显现
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D.重农政策得以贯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代动物类象生玉器数量丰富,涉及动物种类30余种;西周的象生玉器涉及动物种类明显减少,纹饰向龙凤纹集中,多元动物崇拜逐渐向单一动物崇拜转变。这反映出西周
A.手工业技艺逐渐提高B.权逐步摆脱神权色彩
C.国家权力呈加强趋势D.艺术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6 . 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就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钺特别大,一件重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这反映了商代
A.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B.青铜器已被广泛使用
C.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D.母系氏族色彩较浓厚
7 .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西周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庄园制D.屯田制
8 . 在商代,耒耜是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劦(协)田”;到了西周时期则盛行的是“耦耕”,同时实行轮荒休耕制度,粮食的亩产量61.5斤上升到83.1斤左右,这表明当时
A.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B.旧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C.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D.生产工具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9 . 《诗经》中有记载:“载芟除草”载柞(砍树),其耕泽泽。干耦其耘,徂隰哇地)徂畛(坡田)。…为酒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礼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简单落后的耕作方式   ②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③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④南方地域特色和神话色彩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3-31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晋、楚、郑等国也推行了类似的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实际上使
A.土地私有合法化
B.井田制开始瓦解
C.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D.私田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