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王室衰微B.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土地私有制发展
2016-12-12更新 | 1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期,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归周天子,土地禁止私下交易。西周中后期,在诸侯与贵族中出现了有关土地的赔偿、赠送、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这一变化(     
A.源于生产力的发展B.反映出井田制濒临崩溃
C.保证了赋税的稳定D.表明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3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B.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4 . 西周时,土地近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若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提高
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019-05-28更新 | 771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朝疆域发生改变
B.分封制的瓦解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周王权力增强
7 .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买)”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